胡小师:到底什么是成功者思维?


今天是胡小师日更的第19天,谈致富。
改革开放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摸着石头过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管白猫黑猫,能逮到老鼠就是好猫。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一部分人的确是富了,可贫富差距也在加大。于是,国家开始提倡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多好啊,先不管资本家们怎么想,国家会加大对他们的监管力度。重点是对于广大弱势群体,政策更多,帮扶更多,无疑是个福音。
但是,如果你还是穷人,你也不能完全指望国家,社会或别人,成功需要靠自己,自己不去努力,指望谁都不靠谱。
其实,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人们缺的不是机会,而是思维。

 1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穷爸爸富爸爸》一书,里面提到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思维,譬如穷人都很勤俭节约,富人都很慷慨大方,穷人挣钱是为了花钱,富人挣钱是为了投资。
当然,以今天的眼光再看《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里面提到的很多案例可能都已经不合时宜,包括穷人和富人在思维上到底有没有本质区别,这还真不好说,甚至这种观点好像带有社会歧视。
但是,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富人思维,包括投资思维、理财思维,以及用钱生钱才是最快速的赚钱方式,这些观念,思维对于今天所有想摆脱贫穷,发家致富的人来说,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另外,当人们在研究更多成功者的案例时,在这些成功者身上,或多或少还会发现一些常人所不具备的特质或思维,你譬如:
成功者都更爱冒险,成功者善于把握趋势,成功者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成功者有危机意识,成功者都热爱学习,成功者都富有激情和充沛的体能等等。
但是,今天我只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富人最典型的思维模式,也是上面所有成功者思维的合集,叫“少数人思维”。
首先,无论你是否接受,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富人永远只是少数人。想要更好的理解这个观点,先搞清楚什么是富人。
从经济学角度,市场是由供需关系所决定,当供大于求,商品价格就下跌,供小于求,价格就上涨,供需关系就是市场上的那种看不见的手,这个观点好理解,没错吧。
但是,在一个开放的,有效市场面前,无论这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有多丰富,稀缺仍然是常态,这个对于一般人就不太好理解了。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譬如私人飞机,私人飞机算是绝对的奢侈品吧?假如有一天人类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可以做到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那是不是意味着大家都成为了富人?
答案是不会,如果人人都有飞机,飞机就不再是富人工具,而是穷人工具。那富人们会追求什么?富人也许都不在地球玩,也许喜欢上自行车。总是,大多数人所能拥有的,就不是富人。
有人也许不服气,不可能,如果有一点物质生产极其丰富,无论哪一个产品都可以做到人人有份,这样总行了吧?也不行,因为还会存在排位稀缺。什么叫排位稀缺,任何事情都有排名和先后之分。
你譬如现在的影视网站,最新的电影会员提前看,等大家看过了老电影才会免费。你不管物质如何丰富,精神产品如何发达,总会有先来后到,这是由人性所决定。市场或商家也会根据这个供需的稀缺性来定位。

 2 
成功者永远只是少数人,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现象,背后还隐藏成功者一个最重要的思维,那就是在绝大多数成功者的眼里,在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骨子里,他们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想成为少数人,这就是成功者的“少数人思维”。
很多人喜欢在网上搜一些好的创业机会或创业项目,譬如什么9个不需要门店的创业项目,8个兼职创业的好机会,7个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创业,人们对这样的项目很感兴趣。
如果你也干过这样的事,首先恭喜你,尽管现在想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但相比在职场上班,追求安逸稳定的人来说,你已经属于想创业的少数人,成功离你更近。
但是,你也不要过于乐观。你需要搞清楚一个逻辑,那就是如果一个项目的门槛比较低,你能干别人也能干,你想干别人也想干,参与的人一多,竞争就会比较激烈,竞争一激烈,成功的概率就很低。
我经常喜欢拿买彩票举例子,原因就在于买彩票的门槛低,花2元钱即可参与,当这么多人都指望买彩票中大奖,你认为这个概率会有多低?看似人人有机会,实则几乎不可能。
何为成功者?成功者要干三件事:1、去干别人想不到的事,2、去干别人不会干的事;3、去干别人不想干的事。这就是属于成功者的少数人思维。
成功为什么属于少数人?或者说为什么成功者思维是少数人思维?
举个例子:有一条街,有个人开了一家餐馆,火了,然后有人羡慕,于是在对面也开了一家,两家开始抢生意,紧接着第三家,第四家,于是,这条街开满了餐馆,大家惨不忍睹。
是的,这就是缺少少数人思维的典型案例,喜欢跟风模仿,殊不知这正是商业商战之大忌。
而拥有少数人思维的人,就会另辟蹊径,别人开了家餐馆,我在就在旁边开家烟酒店,你开烟酒店?我开水果店?于是,这条街就形成了良好的商业生态,
商业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3 
 
人们为什么喜欢跟风,而不是特立独行,不走寻常路?
这是因为,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无论是父母,还是社会,对你的期待,希望你能别人一样,成为他们眼里的大多数人。
在整个社会体系内,有着相对完整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行为规范。譬如小孩子要听父母的话,小孩子学习要好,譬如要尊师重道,乐于助人、和睦相处等等。这是对的,没有问题。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当绝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思想,教育都基本相同,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理解,以及所采取的途径或方式方法都大同小异,你认为你还能有多大程度的独立思考和另辟蹊径?
譬如说高考,高考之所以激烈,是因为人人都知道读书是最好的出路,是突破圈层的最好逆袭,这完全正确,我举双手赞同。
但是,这也就意味着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那么问题来了,人们为什么就不去找找更容易一些的路,有没有别的可能?
怎么可能?别人都这样,我怎么可能不一样,我家孩子怎能不一样?我们有着大多数人的想法、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大多数人的方式方法,我们都是大多数人,也注定成为大多数人。

最后的话
想要成为少数的成功者,就必须培养自己的少数人思维。
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突破边界,敢为人先,
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敢于面对嘲讽和不理解,
也许,你并不合群,也许你是他们眼里的另类。。
但是,你很清楚,每一个成功者,都会经历一段不为人知的孤独岁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