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决战高考,孩子家长必须看的一份信


中国的父母一定是世界上最疼爱自己孩子的,为了孩子操劳一生。如果把有了孩子当做人生一段新的旅程,孩子则占了生活的绝大部分。

结婚之前,晒吃晒喝晒旅行,有了孩子,三天不晒娃心里直痒痒,天底下怎么看都是自己的娃最可爱。

晚上盖好被子、塞好垫背巾防止出汗着凉。孩子一声啼哭立马就爬了起来,怎么啦宝宝,是要喝奶奶还是要尿尿?折腾一番之后等孩子再次睡熟才放心躺下,有时反复几次天色渐亮。

宝宝夜里出汗又磨牙,白天又挑食,肯定是营养不够缺了点啥,是缺钙缺锌还是微量元素?还是吃点维生素片还是鱼肝油?到了孩子自己会吃饭,总会做孩子最喜欢吃的,孩子喜欢吃肉肉,烧好了菜一定会把鸡腿往孩子碗里夹,孩子就是不爱吃饭,得端着碗一口一口的追着喂,冷不防塞进去一口饭,那是比自己吃到肚子里还要爽。

孩子进了幼儿园,生怕孩子被欺负。要是别家打了自家孩子,那得有多心疼。看过一个视频,两个孩子在玩耍,其中大一点的不小心踩掉一个小孩,孩子的妈妈歇斯底里的拉扯另一个小孩,非要向她孩子道歉。幸运的是大一点的孩子是奶奶在带,拧不过。如果对方是爸爸或者妈妈在场,后果难以想象。

家里来人或是走亲访友,让孩子秀一段是饭前酒后必备环节,来来来,给叔叔阿姨背首诗,要不唱首歌?哇塞,这孩子真聪明,长大了肯定有出息!一片赞誉声中,父母替孩子谦虚起来“唱的不好,平时在家比这唱的好”,要是孩子紧张表现不佳,心里在想,这孩子一点面子都不给,不行,回家还得多练练。明年春节,得好好表现表现。

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钢琴、古筝、唱歌、绘画、乐高、滑冰、游泳、英语、跆拳道、武术、古诗、国学、语文,能报几个班就多报几个班,总得多试试吧,不试怎么知道孩子有没有兴趣呢?没准,碰到孩子真正喜欢的,将来能有所成就呢?

孩子上学了,父母就尴尬了,怎么现在连小学生的题目都这么难,后悔当初自己没用功,但是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文化,下了班还得耐着性子,努力的把肚子里那一点点文化倒出来,实在不行打电话求助场外观众,一边陪着孩子。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买房子必须首先考虑学区,最好是在重点学校附近,省吃俭用也得咬牙拿下。孩子晚上复习需要专心,声音不能太吵,电视大人也不要看了。临近高考,什么活都不要干,油瓶倒了,别别别动,我来。专心学习最重要!

孩子上大学后的那几年时光,是难得的两个人相处时光。但是也不能松懈,得努力工作挣钱,孩子走入社会还不知道工作好不好找,女儿嘛工作差一点也无所谓,关键得嫁的好。儿子压力就大很多,赶紧趁自己现在能干做存点钱,就算找到好工作,买房买车娶媳妇,没那么简单。

儿子终于结了婚女儿出了嫁,当他们有了孩子之后,小两口白天要上班,工作压力又那么大,带孙子外孙女的重任就又得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个时候还得自求多福、无病无灾。儿女自己有孩子要培养,工作又那么忙,自己要是照顾不了自己麻烦就大了。

中国式父母,只有等到孩子的孩子长大结了婚,才真正光荣下岗,完全交接班。千万个家庭,为了孩子鞠躬尽瘁。只是那个时候,孩子又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在你身边陪伴?

在中国,没有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渴望自己孩子长大能出人头地,能有出息。但你是否还记得?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吗?还记得当初你父母对你的殷切期盼?你的梦想实现了吗?你完成了你父母的心愿了吗?如果这两点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要恭喜你!你不但实现了你的理想,而且你的理想同时也是你父母的愿望,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美好?

但现实是,大多数人用了大半辈子甚至是一生,去证明了一个尴尬而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那就是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也许你曾经实现一些愿望,但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当中的1/5。现在,凭什么就认定你的孩子能做到?我明白了,是因为你曾经有未完成的理想抱负,留有遗憾,你希望你的孩子能替你完成?又或者希望他能超越你这辈子的成就。如果能实现当然好,但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的孩子长大了也这么想?

成功本来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所谓的出人头地也就意味着更多的人是默默无闻。你就非常肯定那个站在台上的做领导的一定是你家小孩?请忍住想揍我的冲动,因为后面会让你更不爽。你很不服气,所以我才要给我孩子更好的教育,我会更用心的努力的去培养他啊。

好吧,我们把时光机到转,回到孩子幼童时期,从各种兴趣班开始。你家小孩学英语,别家小孩不再学吗?你有比别人更好的或者没有的资源吗?你发现你家孩子绘画有天赋,你确定这个天赋的确比其他小孩好了很多倍?还只是好了那么一点点?好吧,你家孩子从一开始就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但光凭天赋是不够的,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甚至需要你长时间的监督纠正,你确定他能坚持下来又或者你能坚持下来?

我的爱人有个妹妹(同父异母),在她四岁的时候她的妈妈便开始训练她学钢琴,7岁的时候便在她所出身的城市崭露头角,而后去了长沙继续练习,很快在长沙又出了名,直接去到北京进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在音乐学院里也展现了非凡的才能,不但音乐很有天赋,也能讲出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美国一所非常著名的音乐学院读大学。

 她的故事在她的家乡家喻户晓,也激励着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上北京。在北京音乐学院周围,有多少家长放弃工作,陪着孩子一起练钢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像朗朗一样。先不说经济压力,就光长时间陪着孩子,面对冷冰冰的钢琴,没有娱乐,没有亲友聚会,这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我阿姨非常有毅力,除了需要忍受这些以外,在长时间的陪伴中,原本自己对钢琴一窍不通,但现在即便是错了一个音符都能听的出来,这需要长期集中的注意力才能训练出来。

 当然,她的故事是幸运的。但是,要知道,有多少家长陪着孩子练习,吃尽苦头,半途而废,无功而返。甚至还曾听过有些极端例子。一个孩子的优秀与出息,往往背后有着一个坚强和伟大的父母。我曾经对我阿姨说,站在为了孩子层面,你很了不起,培养出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儿。

但换个角度,女儿的未来是不用担心了,她未来很可能就在美国定居了,而作为父母,去美国玩玩可以,长期生活肯定适应不了,付出这么多年美好的光阴,换来的结果有可能是和孩子,远隔重洋不在一起生活,对于她本身是值得还是不值得?

也许,我们并没有希望孩子有多大出息。而是希望他能有一技之长或找份好的工作,将来能生活的更好一点。我们现在给孩子上的各种兴趣班,大部分都是希望给孩子打个基础,将来能掌握这项技能,并且能用这个技能而很好的生活。但无论学习哪项技能,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和专业性,才有可能以此谋生。想要在这么多人当中脱颖而出,竞争力大。而且,还要考虑这个技能在未来受欢迎或市场前景有多大。

举个例子,唱歌就比舞蹈,比绘画要赚钱,或者面临的机会多。唱歌唱的最差也可以酒吧驻场,就是街头流浪歌手又怎样,市场相对较大,唱几首歌又相对简单,唱完这唱去下一场,要是红了成为歌星那就赚的盆满钵满。而舞蹈的表演场景就没那么多,舞蹈大多数为了伴舞,人一多钱就分的少,独舞的表演场景就更少。绘画呢?画一幅画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而且一般画都卖不上价钱,绘画是最好到了七老八十的画家画的才值钱,死了的画最值钱。

上兴趣班真正目的是为了陶冶情操,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兴趣会让孩子视野变得更开阔。但真正有多少家长能做到只是为了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希望因此有所作为呢?

我常对我爱人说,未来十年社会变化难以想象,我们的孩子现在不管学的哪项技能,等他们长大走向社会都有可能已经不适合了。譬如说英语,未来最不需要的就是翻译,带个耳机及时同声翻译。技能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孩子更需要培养的是思维能力又或者一个好的习惯,这些才有可能在未来帮助到他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首先,需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

我曾经和孩子做个一个智力游戏,我出了一道题,纸可以用来做什么?然后我、爱人、孩子轮流去想一个答案,但是不能重复。纸可以用来折飞机,可以用来画画,可以用来写字,等等等等,只要你发挥想象力,可以想出很多答案。是的,很多时候,我们被答案给框死而失去了想象力,任何事情都会因为环境和条件的不同,会有很多不同答案。

人生也同样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有对答案放开限制,才能培养更多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只是死记硬背。逻辑思维能力是要让孩子需要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不但要让能说出是什么,还要去引导这是为什么。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发挥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

其实,乐于分享与沟通的能力。

乐于分享与沟通,是培养孩子自信,提升社交能力和加强团队协作力。他一方面会让孩子变得积极主动乐观,同时又能减少因为观点或意见的不谈,不与外界发生分歧和化解矛盾。这些都是走入职场或创业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并以此可以训练出孩子的领导力。

再者,勇于接受失败和挑战的能力。

无论准备的多充分,我们依然没有办法避免失败或挫折,失败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要想孩子勇于面对失败,首先大人要能接受失败,当遇到孩子做错事要学会包容,胜不骄败不馁,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就在今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开始了,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考上好学校,考上好学校意味着拿到好的文凭,有了好的文凭相对而言会找到好的工作,但找到了好的工作就意味着工作的好吗?除了一部分很幸运能学以致用,专业对口以外,大部分学生走进社会,都还需要学习各项工作技能和职场经验。

你现在的工作又有多少是跟之前学校学习的内容有关?还是你能否想起以前在学校,学习到了些什么?再过几天,新一届的高考状元即将出炉,成为很多家长羡慕的对象。但曾经的出现的那么多高考状元,今天在哪个单位上班?工作的怎么样,你知道吗?

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拿着重点大学的文凭,去到一家很好的公司去面试,结果惊讶的发现,老板竟然是曾经学习很差的小学同学。就业能力不等于工作能力,工作能力也不等于创业能力。人生的道路有N种可能和N种选择。高考,只是其中一个路口而已,无论向前还是左右,后面都有着更宽广的马路在等着!

 再过两天,我们又能看到被漫天撕碎的课本如雪花一般,大人们也许无法理解。但对于孩子来说,艰苦的三年就此结束,这是一种久违了的放松和愉悦,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为他们感到高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