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人为什么喜欢养狗?
兴趣爱好,往往带有特定年龄、特定人群等标签,譬如年轻人喜欢手游,小女生喜欢追剧,有钱人喜欢打高尔夫,跳广场舞的一般都是大妈。
但有一种爱好,跨越了不同的群体和年龄段,那就是养狗。
养狗人士中,有有老人,小孩,有男人,有女人,有社会权贵,有平常百姓,养的品种不尽相同,但养狗这件事涵盖了所有的年龄段和社会阶层。
人们为什么喜欢养狗?
1
养狗可以追溯到采集狩猎时代,那时候,人们养狗是为了追逐猎物,再后来,狗变成了看家护院,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人们养狗的原因之一。
但现代人养狗,更多的还是出于心理层面的需求,是为了寻求心理上的某种安慰与精神寄托。
那么,狗狗究竟有什么魔力,能从最初的生产力工具摇身一变,成为了人类的“好朋友”,成为了家庭里的“重要成员”?
众所周知,狗是忠诚与勇敢的化身,这是狗在自然界的进化中,在与强大的人类为伴时,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生存策略。
人们养狗,正是看中了狗的这一特性,只要主人不离不弃,狗儿们便生死相依。而现代人之所以喜欢养狗,其实是有着更为深层次的社会现实:
2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条件是好了,但随之而来的还有生活压力。
在家庭内部,夫妻关系、亲子教育、买房买车、旅游计划,生活中各项杂事琐事处理等等,在工作上,工作技能,工作绩效,工作关系,未来前途等等。
现代人要学会处理比以往多得多的,更为复杂的事务,而很多事情,又并非完全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需要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
什么夫妻不和,孩子不听话,领导批评,同事排挤,路上堵车,飞机晚点等等等等,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缺乏对生活的掌控和无力感。
而掌控感是自我意识的基础,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实现快乐的必要条件。
而养狗的好处就在于,人们能轻松获得对它的掌控感,只要你给点吃的,它就会围着你转,狗很听话。
而且,付出就有回报,它会对你摇尾巴,逗你开心,人们能获得很好的情感认同,最关键的一点,狗不会背叛。
要是遇到不听话的狗呢?狗比人好对付的多,孩子不听话你拿他没办法,狗就不一样,先饿又打,再不行就抛弃它,反正抛弃狗又不犯法,就算犯法也抓不着,没什么心理负担。。
3
很多人养狗,并非出于自身有多喜爱,而仅仅就是因为别人也养狗。
邻居家刚养了一只狗,毛茸茸的很可爱,孩子吵着也要养,这就如同新玩具,别的孩子有,我也要。
不仅仅是孩子,大人们也一样,某某买了包包,买了辆车,换了个大房子,我也要买,要换。
当然,大人们不像孩子那样直接,人们会找到各种理由,说服自己。
现实生活中,幸福从来就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更不是什么你觉得幸福就是幸福的这种精神胜利法。
幸福是在与他人的参照对比中,获得的一种优越感。讲白了,幸福就是别人没有,我有,如果别人有,我的要更好。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别人有的你未必有,你有的别人可能好很多倍,除了羡慕嫉妒狠,还得努力。
但养狗就不同,养狗的条件和成本很低,再者,狗不像包包,包包的档次差了带不出手。
人们似乎并不太在乎狗有多名贵,你养你的萨摩耶,我养我的中华田园犬,咱也不是缺那个钱,纯粹就是喜欢。
4
当更多人养狗,养狗就成为了一种社交方式和社会文化现象。
吃完晚饭,带着狗狗去公园小区溜达,狗狗们相互,而主人们也有了彼此问候和谈资。
不是所有话题,人们都能聊到一起,又或者总得避讳点什么,但聊狗就不一样,狗不在乎人背后的议论。
狗,是一种社交货币,它能跨越不同社会圈层,都能产生连接。
但是,随着养狗的人越来越多,弃狗虐狗现象也随之增加。
围绕“流浪狗”,不仅仅体现在对市容市貌的违和以及影响人们的生活出行,还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敌视。
你可以不爱狗,但不要抛弃狗,你可以很爱狗,但眼里也不能只有狗,伤害狗固然可恶,但爱狗即正义的逻辑,也一样经不起推敲。
有一个词叫“猪狗不如”,指的是做人既不能像猪一样没有理想,又不能像狗一样愚忠,生活中的缺失,需要从生活中找回,狗承载不了那么多的意义。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