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你听说过“西瓜病”吗?谈吃瓜群众的自我疗愈
互联网从来不缺乏热点,热点是吃瓜群众的狂欢节,上一个西瓜还没啃完,新的西瓜又马上送到,人们乐不彼此,啃的津津有味。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西瓜虽然水份足,好吃,但营养价值并不高。西瓜吃多了会涨肚子,会腻。
而同时,近些年互联网的西瓜产量是有增无减,越来越密集,根本就吃不赢。
于是,越来越多人得了一种互联网信息综合症,我把它称之为互联网“西瓜病”。
具体症状如下:
1、分不清西瓜的真假,逮到就吃
2、就只知道吃,不考虑消化。
3、认知失调
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什么是“吃瓜群众”?
吃瓜群众有两层含义:
1、这些热点跟我们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纯粹是看热闹,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2、即使很多事件跟我们息息相关,但我们并不能左右事件发展,是一种自我调侃。
吃瓜态度是一种互联网时代的IQ精神,是一种精神胜利法,这对于一个处在“全民焦虑”状态下的现代人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自嘲和自我疗愈。
这本来是件好事,但问题也就出在这,瓜越吃越多,人越吃越傻。
很多人压根就无法辨别这些网络事件的真假,或者说压根就不管是真是假,别人转我也转,别人怎么发,我就怎么发。
现代人,越来越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
这是件很要命的事。
当一个人散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就会对一件事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判断力,你的吃瓜行为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被莫名站队,成为别人的水军。
我们经常会看到“震/惊/了,大/事了,调兵了,雄起了,美国吓哭了,日本服软了,必有一/战,不转发就不是中国人的等等各种推文,大家看的是热血沸腾,
纷纷转发。
但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国家要是有什么大动作,那也一定是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先报到,所谓的大事只不过是将很早以前的陈腔滥调,东拼西凑一番。
你压根都不需要查看账号主体,就光看那粗糙的排版,还有为了避过审查截成的图片,你说这样的内容怎么会就有人相信?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文章很多就是10万+,可见现在很多人的智商已经低到什么水平。
如果你深韵此道,知道怎么制造热点或利用热点碰瓷,凭本事挣钱,这也到没什么好说。
但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思考力和辨别力,只是被利用,是你的傻白甜成就了别人的高富帅。
围观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
而且,随着热点越来越多,每个王婆都说自己的瓜甜,你好不容易相信这个,结果另外一个又站出来说话。
这个讲的有道理,那个好像更有道理,既有正能量,又有阴暗面,究竟哪个对哪个错,哪个是真相,哪个又是谣言,相信谁不相信谁。
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想想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就只能看到这件事的表面现象和浪花四起,却看不清水面之下的礁石和暗流。
很多人就逐渐找不到方向,围观围着围着连自己就不知道站在哪,站着站着,就听见有人敲门“你好,请跟我们走一趟”。
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真理追求者”,追求真相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真相往往很残酷,你得想好你能不能承受。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人,说起网络热点津津乐道,说到现实生活他就底气不足,甚至彻底哑火,为什么?
因为,他的那些小道消息得来全不费功夫,只不过是看了这则或那则拼凑的结果,其实压根就没有用脑子思考。
你想,一旦一个人散失了独立思考,智商没有了,你说那生活能好到哪里去?
在现实生活中,他可能连个很小的事都解决不了。
网络世界是他逃避现实生活,是找到自我存在感的最佳场所。
我们得有清醒的认识,无论网上有些什么热点值得关注,我们总要回归现实,
该工作工作,该挣钱挣钱,怎么把自己的生活改善了,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网络时代,任何一个人很难做到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去接触这些信息,娱乐是生活的调剂品,每个人都需要。
但是,我们更需要在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有用的价值,用来提升自己,这才是我们更需要做的事。
瓜虽然好吃,我们得考虑营养和吸收,能掌握点什么窍门和智慧,能在网络世界中学到点什么。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就是解决问题。
但能力绝不仅仅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而是如何更好的去看待、辨别、思考我们所接触到的这些信息。
也就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
我再举个例子:这张图片大家一定不陌生,据说是台积电郭台铭的办公室,网上广为流传。
这真的就是郭台铭的办公室?
你想,郭台铭是什么人,他可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供应商,能敲他办公室的都是什么人,还会弱智到连这三个问题都还不清楚?
再弱智也不会弱到用张A4纸打印贴在门上,简直弱爆了。
你也许会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话有道理就行了。
可道理有高低之分,有人认为深刻有人会觉得很浅显,甚至不值得一提。它体现的只是自己的认知水平。
如果连这点道理还要借郭台铭说事,连门都分不清,还谈什么道理。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以后慢慢跟你举。
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就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思考问题的维度不同,也就是思维能力。一个人只有正确的去看待一个问题,找到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因,我们才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需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转变思维对解决实际问题太重要,他能更好更快的让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举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
昨天吃饭,我岳父问我爱人,晚上要是买鱼那应该买什么鱼呢?我爱人一愣,紧接着我岳父又问:买鱼回来是红烧还是清蒸?我爱人立马有了答案,是清蒸。
你看,这话就问出了水平。市场上鱼的种类那么多,一下子还真不知道要买哪种,但是如果换个角度从做法上来选择,范围明显就收窄了很多。
看似非常简单的一段对话,背后反映的就是换个维度来思考或提问,答案就容易的多,这就是思维转变带来的效果。
你也许好奇我吃饭时怎么还想着这些?那就实话实说吧。
一直以来,我深刻认知思维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核心,并寻找各种有关思维类的训练和办法,想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你要是百度搜索,什么形象思维、超前思维、发散思维、整体思维、二阶思维、逆向思维、包括现在流行的互联网思维等等等等,我要是这么一直列下去,多到数不清。
但是你会发现问题,一是这些思维实在太多,你不知道要选择学习哪个思维,原本是想提升思维,结果感觉思维这东西越学越乱。
二是虽然市面上有关思维类的训练并不少,但有人觉得这个重要,有人认为那个有用,各说各话,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和系统性。
那究竟有没有更为底层或者更全面的思维模型能涵盖这些思维,而且更便捷,更方便,更容易快速掌握?
就是带着这个问题,我去到了终南山,跟我的老师南山空同学习了一趟《东方先贤智慧》的课程,里面讲到了像老子、周公等中国古代这些极具智慧的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
并提炼出以下思维:
1、一体思维
2、二相思维
3、三生思维
4、四时思维
5、五行思维
6、六合思维
8、八风思维
当我学习到这些知识后,一下子打开了我多年的困惑,我开始用这些思维模型去看待身边各种事物与解决之道,包括上面的小例子,发现其中很多奥妙和收益无穷。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包括如何换思维,它的原理和方法,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逐一讲解我的理解和心得,它对于让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有智慧的人,如何更能解决身边的具体问题非常有用。
当然如果你对此也有兴趣,欢迎你在留言区或者私信给我,讲讲目前困扰你或你朋友所遇到的问题,我会写到案例当中,并用以上7个思维模型来分析,我是用来学习找感觉练手,但没准也能帮助到你。
下一讲,我会从一说起。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