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你一回到家,孩子就拉着你的手说爸爸妈妈,我给你看一样东西,这是我做的变形超人,厉害吧?你看着孩子手上捏的彩泥四不像,却表现出非常兴奋的样子:“真的呀!太厉害了!我的儿子真棒!”然后你的孩子就心满意足的跑开了。
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其中一个站了起来:大家看我的,我这个玩具可以这样这样。另外一个小朋友不服气了,你这不叫厉害,看我的,我的更厉害。你来我往,折腾一番,最后会有小朋友哭着收场。不哭不哭,下次爸爸买个更大的,比他那个肯定更好玩。
别以为这只是孩子们特有的表现,大人们也不例外。和朋友们一起吃饭,你推荐了一家餐厅,大家都觉得味道很不错,你会不会说“当然啦!我推荐的肯定很好吃”!你带着恋人一起看场电影,总把自己当成导演,接下来故事会怎样怎样,你看你看,我说的果然没错吧?真的也,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成功来获取更多的目光,更多时候我们是在日常生活中,来寻找一种可即视的存在感,在各种场景中寻求脱颖而出,表现自己。常常会因为某件事、某个话题而展开争论,即便无关痛痒,也极力证明自己是对的。观点一致时想更胜一筹,意见相左时维护自己。几个回合,有人得意胜出,有人败下阵来,口服心不服。虽有人观棋不语,内心依然充满涟漪。
对于这个世界或身边的一些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看法,但这些观点、见解、看法受自我表现欲和价值存在感的影响,或多或少的带有主观意识倾向。尤其当这件事是跟自己切身利益有关,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则表现出一定的自我保护特性,多半是站在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待和对待。
你和爱人吵架,维护自己的立场,你爱人和别人吵架,帮助爱人想都不用想。你家公司和另外一家公司发生冲突,你二话不说就开干。网上有人说安徽人不好,我是安徽人,听了肯定不爽。南海是中国的,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有一天你星际旅行在大猎户座的某个行星上度假,身旁走过一个地球人,你激动不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人的思维有感性和理性,人的行为有理智和不理智。当思维和行为在受到利益诱惑或利益受损的情况下,表现的比较感性和不理智。感性就意味着情绪波动,情绪会让人变得不理性,人在得意时会忘形,在失意时又会心灰意冷,当一个人在情绪失控的时候,会做出很多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有一天我走在路上,看见一个人被一群人追杀,我吓得躲了起来,没想到他也躲了过来并发现了我。眼看那般人越来越近,他情急之下交给我一个袋子,说先放我这回头来取,然后就引开他们跑了出去,结果被发现追上活活砍死。我吓得大气不出,赶紧的跑回了家,打开袋子一看,我惊呆了,里面全是大额美金,还有各种钻石珠宝。
接下来怎么办?据为己有?有了这笔钱这辈子都不用干了,什么理想目标都轻松实现,反正那个人已经死了,反正又没有其他人看见,这下子发财了,哈哈哈哈。。我一乐呵,梦醒了,窗外天色已亮,我若有所失,一脸茫然。
这个故事要是真的,换着你你会怎么做?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诱惑,在诱惑面前,有时候就管不了那么多。诱惑越大就越让人失去理性思考,所做的决定就越危险。要知道,那么多人拼死去争抢的包也敢私吞?万一看走了眼那个人没死,万一其实有人看见了的或者留下蛛丝马迹,或者现场哪里有摄像头不小心拍了下来?
就算没有这些,以后花钱还得十分谨慎,一下子成了爆发户会让别人怀疑,平时应酬酒还不能喝多了乱说话,老婆孩子平时都得注意一点。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传了出去东窗事发,钱也花得一辈子不得安宁。咚咚咚,不好,有人敲门。
给你一千块,你当我是什么人?给你一万块?我不是随便的人。给你十万块?我是有原则的人。给你一百万?我就是你的人。给你一千万?随便起来不是人,给你一个亿?千万别把我当人。
人在面对诱惑时会失去理性,心存侥幸。同时,当一个人在遇到利益受损时,会选择性失明,甚至会失去理智。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胆敢惹我,做鬼都放过你。
昨天腾讯新闻,一名20多岁年轻女子乘坐公交车时,使用老人爱心卡被驾驶员识破并没收了卡。该女子却不甘心,冲到驾驶室伸手6次拽抢方向盘,甚至坐在了方向盘上阻止车辆前进。一个公交卡才多少钱,居然能做出不顾生命的行为?自己不怕死也就罢了,还得绑架了全车人的身家性命。可见,当一个人失去理智时的行为是多么可怕。
这样的新闻时有发生,就这两天,又有环卫工被打了,还有公交车司机被打,打人的居然还都是女性。包括前不久刷遍朋友圈的保姆纵火案造成的人间惨剧,背后原因都是在自己的利益受损的情况下,而造成的不理智或疯狂的举动,在利益面前,即便再有多少人认为的不可理,在当事人面前,在自己面前就是合理。
杀人偿命,一命抵一命,如果有人杀了人,你把这个人杀了,请问你和这个人有什么分别?无论你把这个人千刀万剐多少遍,依然改变不了那个人被杀的事实,这个命如何相抵?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很多国家和社会团体都呼吁废除死刑,是指无论哪个组织或个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去剥夺他人的生命。所以有些国家罪犯犯了罪,能被判上300年或500年的刑,但就是没有死刑。
无论一个人有多恶,它都不能成为另外一个人做恶的理由和借口。他打我,所以我打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仇不报非君子。是君子就不应该想着报仇,只有小人才会记仇,一个仇恨的念头经过十年都不能化解,究竟是这仇有多大还是这个人的心理扭曲到一个什么程度?此仇不报,难解心头之恨啊!你想过报仇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么?那报了仇呢?别人再找你报仇呢?这种看似天经地义的逻辑的背后隐藏着崇尚暴力的不理性行为。
前些天有一个高中女生被同学强奸并杀害,由于犯罪嫌疑人未成年,法院判决其无期徒刑。女孩母亲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接受法院的判决,但内心是希望这个犯罪人能判死刑。女孩母亲的心情能理解,但我们有没有去想过犯罪人的母亲,是多么希望别人能原谅她的孩子。我们将心比心,假如你是这位孩子的母亲,就算从小管教不严,罪该万死,但你是否希望别人能真心原谅你,给你和你的孩子一个机会?
相信你在微信群也看过一帮中小学生殴打同学的视频,都不知道这些家长是怎么教育小孩的,所有人看了都义愤填膺,有人就说,一定要把这个孩子和家长人肉出来,必须狠狠教训。还有人说:这种孩子留在世界上有什么用?应该先奸后杀,杀了再奸。我躲在群里的某个角落,就这样看着他们说。
才多大的孩子啊!我们应该追究学校的监管缺失的责任,呼吁社会更多人关注未成年人保护法,如何从制度上,监管力度上杜绝此类事件。隔着屏幕,冲着孩子去嚷嚷,甚至还能说出先奸后杀的话,我们姑且认为只是嘴上说说,果真如此的话,所犯的罪恶岂止这个孩子十倍百倍之上,这是何种的不理性行为啊!
犯错理当受罚,犯罪也应当收到法律的制裁,一个公平与法制的社会也不允许有任何形式或任何理由去包庇罪犯。但一个更加理性的社会,就不能建立在以暴制暴、以牙还牙的暴力美学之上,如果每个人都把别人的错当成借口为自己的错开脱,只会造成一错再错。如果每个人都把别人的恶变成自己恶的理由,社会只会越来越恶。
负面情绪是世界在传播速度最快的病毒,而且一般人对负面情绪的抵抗力都不高。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踢猫效应:你在公司上班被老板骂了一顿;你很生气,就回家跟妻子吵了一架;妻子莫名其妙地被丈夫数落,正好儿子回家晚了,于是就打了儿子一记耳光;儿子捂着脸,看见自家的猫就狠狠地踢了它一脚。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理性思维,情绪则会让人失去理性,行为上也就变得不理智。
一个思想偏激、语言极端、情绪化严重的人,是不太适合和他做朋友的。容不下和他意见相左,观念不一,上一秒和你欲罢不能,生生世世,下一秒则咬牙切齿,狠不得把你吃了不吐骨头。在他的世界里,永远只有非黑即白,非爱即恨的状态。而事实上,黑白只是这个世界上的两个极致色,在黑与白之间,有着一片非常宽广的中间色和过度色。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有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复归于无极。意思是说,知道自己可以雄强,却安守于雌弱的一面,甘愿做溪流,为天下万物汇集水源。只要你把自己当成溪流,就会保持着容纳万物而不与其相害的行为,像婴儿一样,一举一动简单自然。要知道有白天就有黑夜,黑白相互生长,守黑而得白,这是天下最基本的规律,它循环交替,不会出现差错。
很多时候,不是生活欺骗了你,而是你没有了解到生活本身是有缺陷。不是世界欺骗了你,而是你从来没有看懂这个世界。我们不能因为只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就认为他是完全美好的,他依然有不美好的一面。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件事出现问题或错误,就将其一棒子打死,否定他依然具有美好或曾经美好的一面。只有正确看待事物的两面性,才能让我们保持足够的理性、理智和平常心,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才能相互生长,而不会导致相互伤害。
每次微信新加一个朋友,我都习惯性把他的历史动态刷一遍,通过她发朋友圈的内容,可以大概了解这个人的工作、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当然也就能看到他是一个具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人还是一只敏感的小刺猬。如果他的朋友圈充满了抱怨和负面情绪,如果他是你的朋友,尽管他对你不错,但还是要保持一定距离。
不知从何时起,微信可以设置展示动态天数,你可以选择展示三天,也可以选择展示半年。大多数人屏蔽部分朋友圈动态,是出于一种隐私的自我保护。当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人,他只愿意和你做三天的朋友。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几多风雨,所有的一切,就让他随风飘走,都飘走,都飘走。。。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