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贾跃亭的乐视帝国梦破灭,一个新物种的生死大调查!


2017年6月13日,贾跃亭失去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资料显示,乐视控股的法人代表变更为吴孟,同时,吴孟也接替贾跃亭的姐姐贾跃芳,担任乐视控股的经理。随后在7月3日,跃亭夫妇及乐视系公司12.37亿资产被司法冻结。乐视帝国大厦是否倒塌暂不能盖棺定论,但已经把乐视极其糟糕的财务危机暴露无疑,而贾跃亭也已经彻底散失了对乐视商业帝国的实际控制权,没有了贾跃亭的乐视还能活吗?没有了乐视的贾跃亭,他的春秋大梦,已经破灭。

不仅让人一片唏嘘。乐视绝对是中国互联网界的一个新物种,不仅中国没有,纵观美国互联网,也没有结果这么奇葩的公司。乐视从最早的网络视频到自行车、电视机、手机、音乐、影视、超级汽车,所有你能想到的互联网热门产业,乐视都会横插一脚。关于乐视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家公司,没有人能给出定义。虽然各互联网企业纷纷组建自己的商业生态,但乐视的商业生态和模式,没人看的懂。但在贾跃亭的眼里,乐视的模式全球领先,美国都没有。

还记得在2015年,乐视的市值一度高达1229亿,乐视和暴风影音一度被认为是2015年最强劲的两只妖股,随后乐视不断四面出击,贾跃亭开着一场又一场的发布会,乐视也成为互联网企业中发布会和PPT做的最多的企业,乐视在硅谷做无人驾驶汽车研发,还在美国设立无人汽车工厂,贾跃亭的超级汽车吸引力全世界的目光。2017对于乐视是个多事之秋,不断的财务危机被爆出,正当大家隐约感觉乐视可能会有些问题的时候,随着贾跃亭的资产被冻结,乐视身上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彻底被撕开。

近些年,对于贾跃亭的评价不绝于耳,褒贬不一。有人欣赏他敢拼敢干,具有冒险家的精神,是中国互联网除BAT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家之一。罗辑思维的罗胖在2016和2017年的跨年演讲里均花了不少篇幅讲解乐视和贾跃亭,其中不乏对其赞许有加。当然,也有更多人骂他是个赌徒,骗子,就只会用PPT去编织一个又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去吸引风投,连马云曾经都当着他的面说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要忽悠投资者。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贾跃亭的超级汽车梦得以实现,如果乐视帝国最终成就一番霸业,他讲的什么都是对的。他的成功又会成为中国千万个互联网创业者竞相效仿的对象。但是很遗憾的是,他失败了。中国人喜欢锦上添花,没人乐意雪中送炭,当一个人倒霉,更多人甚至会落井下石,数落一番,人走茶凉。我还是非常认同罗胖2017跨年演讲的一段话,很多人幸灾乐祸,尤其对于这么一个新物种,如果能活的很好,为更多人探寻一条新的道路不是更好,当然,即便失败了,乐视的失败经验也会非常宝贵,给更多创业者思考和引以为戒。

贾跃亭为什么会失败,乐视为什么会陷入困境?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其偶然的因素和必然的关联。佛家有云,万法皆空唯因果皆空。真正的说法是因积缘果。不断积累的“因”才能造成必然性的“果”,而在这其中往往会因为一个偶然性的因素出现,那就是“缘”。如果把今天贾跃亭被撤法人和资产冻结看着果的话,那乐视超级汽车的满目扩展烧钱这是造成失败的“恶缘”,那真正的因是什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四个阶段:生、长、收、藏。你可以把他对应为春、夏、秋、冬四季。如果顺应了这个自然规律,成功就是必然,如果没有按照这个规律去办事,也难免遭受失败的命运。生长收藏四个字分别对应生生不息、生长知节、生收克己,生藏无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博大精深的精髓之一,且听小师娓娓道来。

首先是生生不息,这是生长收藏的因,亦是果。生生不息的意思是指万物相生相克,却又可以协以长成。关于这一条,小师之前文章已经有详细讲解,此处不再重复。

其次是生长知节,生长知节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万事万物生和长有有对应的时节,二是指在把握生长的机会时需要有所节制。我们说想要成功需要做三件事,第一件是别人想不到的事,第二件是别人不想做的事,第三件是别人不会做的事。我们先来看第一件事,别人想不到的事可能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他不会被大多数人所熟知,也就意味着这可能是一个新的机会。

美团的王兴提出过中国互联网进入下半场这个概念。事实上,中国的这十年处于一个较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也提出了从需求侧改革向供给侧改革转变,同时,世界的这十年,也是从互联网向物联网的转变,大数据、深度算法,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等这些新兴名词不绝于耳,这是人类科技文明即将进入一个跳跃式突飞猛进,进入下一个时代的讯号。未来十年,世界科技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拐点或转折点。

也就是说,在未来十年内,世界互联网和商业即将迎来一个新的生长时节,生机已经萌发,毫无疑问,但是不是已经到了万物长势已成呢?换个例子也许更能说明:

自从有了美团,大众点评等各种APP,去哪里吃饭,想吃些什么就变得比原来简单的多,你可以查看它的畅销程度和顾客对他的评价就知道哪里好吃、哪道菜更受欢迎。有些单位不提供中餐的,每天快到饭点的时候,大家纷纷打开美团或百度外卖点餐,但看着各种店面饭菜,却不知道要吃什么?因为好像好吃的都吃过了,吃多了的又不想再吃。

在北京,有一个新的垂直餐饮服务平台,它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些白领上班时吃腻了餐馆的饭菜想换口味,同时又把各个家庭里妈妈烧的可口饭菜去做一个很好的对接,这个APP叫回家吃饭,目前已经完成B+轮融资,据说交易量很好,有着非常不错的发展前景。

中国有着千千万的家庭,妈妈烧得一手好菜,但是没有人会想到妈妈做的菜,除了家里人可以吃,居然还可以拿来卖,这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新的点子和商机。但如果你在三五年前,想到这个点子也没有用,因为新的商机是建立在生长的时节点上的,过早意味着时机没到,过晚则意味着错过时机。

妈妈做的饭菜虽然可口,但总不能让妈妈去开个餐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让妈妈逐渐掌握,做完饭拍个图片上传很简单,妈妈可以掌握。而消费者习惯了在网上订餐这种行为后,同时又对周边吃的有些腻的情况下,这个时机点则把握的刚刚好,是在点子上。

当然,如果你觉得现在这个点子不错也想来做,可能就已经晚了。因为有人长势已成,当你生出一个苗的时候,你会发现上面已经有大树阻挡着你的阳光。想要再长大变得非常困难,你只有再去寻找下一个空地,土壤和水分具足,生根发芽。

同时,生长需要把握火候,有所节制,由于生长之机不可能把握的那么准,刚好掐在那个点上,事实上生和长的时机点并不是像我们常见的某个时间点,12点之前是除夕夜,过了12年就是春节大年初一,生机可能是一个时间段,长势也是一个过程,生和长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如果在生的阶段,快速去长又可能因为条件过于不够成熟,受到的阻力过大而无法存活,或者大家都已经在拼命长大了,你的速度不够快,跟不上节奏掉了队,错失良机。

这就如同生火,刚开始当你把火点着,火势还没起来,你急着去加各种大的木材,火则有可能被熄灭。一旦火势起来你就需要添加更多更耐烧的木材,让火势更旺,火势就更持久。当我们有了一个生发的机会,需要先做更多准备,这种准备往往是对内而不为人知的。招募团队,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对战略计划和盈利模式多做设计,别急着对外发力。一旦时机成熟,需要快速出击,尽可能调用更多的资源,因为这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过程,必须迅速。

我们看到共享单车,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不太看好。大家还是在盯着滴滴和UBER之争。当人们逐渐解决了出行供需矛盾的时候,人们才开始更重视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而摩拜和OFO则开始不断有资本介入,风投也疯狂,而疯狂的背后则是大家都必须快速的长起来,不给后来者机会,同时这个长的时间也是有一段时间,等生长时机一过,树上的果实还没成熟,秋天到了,这辈子也就熟不来了,品尝的也就是失败的果实,必须分秒必争,利用时节,可放可收。

对于乐视而言,败笔就在超级汽车。制造汽车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沉淀。无论是传统汽车行业通用、丰田、宝马等还是互联网汽车代表特斯拉、谷歌,都看到了这一生机,也都在各自角力。汽车不像电视、手机,技术相对开放和成熟,想要在没有任何基础之上造出超级汽车,谈何容易。这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技术、人才不是短期内就能积累。

同时,无人驾驶技术现在并不成熟,虽然人工智能技术趋势已经明朗,但还是生机阶段,依然有大量技术性的难题未有突破性进展,也就是未到长的阶段,这个时候大举进攻,第一个吃螃蟹也许得到好处,但其实真正第一个人吃的是河豚,只是他死了没人知道而已。过早进入很难借势而上,失败则是自然。

再者是生收克已,当生长的时机一过,无论是你长势已成还是未成,都应该考虑收敛。功成名就不留恋,即便是没有做到想要的结果,也不要不甘心,强扭的瓜不甜,一条路走到黑,只会招致更大的失败。我们需要的是,顺应收的时节,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如果贾跃亭能听进投资者的建议,及时砍掉或暂停汽车项目,把这个项目先收了,把资源集中放在超级电视或超级手机上,在那个长势已成的领域去进攻,等到人工智能技术再成熟一点再进入,或许结局就不是这样。

柳传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生长时机造就的传奇式商业领袖。他一手创办的联想集团在全球PC机市场至今保持领先地位。但就在他如日中天,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他让出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角色,把位置让给了杨元庆,只保留了董事会主席的位置。柳传志交出公司大印的时候已经60多岁,无论从个人精力上还是在顺应市场变化,公司应该交给更富有精力和学识的人去掌管,公司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对于一个老人而言,他更多的精力时间应该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充当一线显然不符合生长收藏之规律。虽然近些年联想集团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转型饱受诟病,所取得的业绩并不理想。但这也已经不是柳老该去操心的事了。近些年,江湖上各种商业青年才俊辈出,现任滴滴出行总裁柳青便是其中一位。2016年12月,英国《金融时报》日前评出了2016年“全球年度女性”,滴滴出行总裁柳青作为唯一的企业界人士入选。柳青是柳传志的女儿,换个角度,柳传志的事业追求从女儿身上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谁说这不是事业的另外一个成功呢?

同样在2017年6月30日,万科举行了2016年股东大会,王石在会上彻底把董事会主席的宝座交给了郁亮。如果把王石2014年从万科总经理卸任当成其收的一个标志性阶段,那这次卸任则意味着王石作为万科的创始人,在万科的发展史上,彻底的藏了起来。去年,万科经历了万宝之争,多事之秋。当时早就不过问万科发展的王石站了出来,力挽狂澜的化解了这一场危机。而就在半年后,正当人们重新期待王石能在万科发展上更有所作为时,他选择了彻底放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