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你活到2045年没有问题吧?一起见证人类最重要时刻!


人类发展至今,从来没有一个工具会像手机这样使用频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们根本离不开手机。如其说手机拿在手上,不如说是长在手上,是人类新增的一个肢体器官,人也1/10个外挂合金装置的机械人。

   手机既提高了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也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和娱乐,一机在手,别无所求。问题也就出在这:因此我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让我们自己觉得害怕。我相信很多人都意识到这点。如果能放下手机可以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但就是欲罢不能。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空余寂寞里把玩手机,变得焦虑不安。

  千万别为自己的自控力差而内疚,我们只是掉进了这些手机和APP所设的“圈套”里,他们通过你的使用习惯或痕迹,经过精密算法为你推荐更多你感兴趣的,它们比妈妈更了解我们,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你。一个又一个争先恐后的再说“点我点我”“玩我玩我”,事实上我们都是被他们在“玩”。

   很显然,科技进步和未来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手机和APP的存在和过于频繁使用只会造成人的视力、智力、效率、创造力的进一步下降,甚至影响人类这个物种的进化。当然,这要站在你是参与开发者还只是使用者,从为他们的小白鼠,背后成就的是一个又一个超级APP,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为了占据你的时间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

   这样下去真的好吗?难道就没有人看出其中的危害吗?手机时代什么时候会结束?未来没有手机的生活又会是怎样?别担心,虽然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现在大行其道,这些巨无霸公司赚的盆满钵满。但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有人力物力进行下一步的技术升级和开发,手机的存在最多还有五年,迎接我们的将会是下一个时代。

   手机行业一片火海,利润如履薄冰,除了少数几家活的滋润以外,大部分手机厂家都在苦苦挣扎却又不放弃,为什么?未来科技一定围绕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进行升级,而手机又是诸多产品里为数不多软硬件结合的工业产业,大家积累经验都为了拿到下一个时代的一张船票。

   解决手机首先解决的是屏和显示的问题,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升级,曲屏玻璃触屏甚至是无屏,直接将画面投在空中,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最早的星球大战电影,还有酷炫的钢铁侠实验室都出现过。这就是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VR在军方早已实现,战斗机飞行员的头盔便是这一科技的产物,AR也逐渐成熟,很快会得到实际应运。

下一个时代没有手机,因为很多产品都具有手机功能,都可以打电话和联网,汽车、洗衣机、冰箱、台灯,甚至是衣服。你上洗手间根本不用带手机,你家马桶会提醒你来电话了,接听可以千万别开视频,一不小心你就来了个现场直播。太扯了吧,科幻片看多了,真要实现这样还不知道等多少年,果真如此么?

人类文明和科技发展是加速度的,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花了几千年,从工业社会走进信息社会花了几百年,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只经过了十几年,而当今天我们在提移动互联网时,大家都已经感觉到移动互联网快到头了,下一个时代就是物联网。按照这个速度,你认为还需要多久?

物联网所出现的最大产物便是人工智能,我们今天把手机称之为智能手机,接下来智能手表、智能眼睛、智能汽车。譬如智能衣服,以前想要了解身体健康情况需要去医院做全身体检,在未来通过衣服上镶嵌的各种感官元件,就能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各种信息储存在云端,通过加密设置来决定信息的互通有无。

前不久当柯洁下围棋败到给阿尔法狗时,我们已经感受到人工智能AI的强大威力,一个围棋高手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学习更高超棋艺,昨天下完今天再战,柯洁还是柯洁,甚至很有可能还没有从昨天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而阿尔法狗就在昨天晚上又跟自己下了100万盘,已经早就不是昨天的阿尔法狗。

阿尔法狗再厉害不过只是下围棋,它只能在特定领域、既定规则下运行,你可以在某一项技能中发挥到人类无法想象的极致,但换个游戏我们再玩玩?或者玩不过我把你电给拔了,你牛什么牛?是的,业界把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阿尔法狗现在还只是弱人工智能中的一只小狗而已。

强人工智能是不受领域、规则限制,只要是人能想到的,它都能想到,只要是人能干的,它都能干。由机器自主学习做前提,依托庞大的云端数据和深度算法,结合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他可以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去达成自己的目标。当然决定他是否去做有一个前提就是需要人给它下指令,除非他有自我意识。

有一个叫库兹韦尔的人,他提出著名的奇点理论,就是科技的发展是符合幂律分布的,前期发展缓慢,后面越来越快,直到爆发。人工智能花了几十年时间,终于达到幼儿智力水平。然后可怕的事情出现了,在达到这个节点的一个小时候,电脑立刻推导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在随后的一个半小时,这个强人工智能变成超级人工智能,智能瞬间达到普通人类的17万倍,这个时间段就是改变人类种族的“奇点”。

库兹韦尔还推算出这个时间便是2045年,天啦!今年是2017,也就是还不到28年的时间,我们很大一部分人都能亲眼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反正我是没问题。要知道,这是自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时刻,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时代,即将亲眼目睹,不管那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充满期待和有点小兴奋?

库兹韦尔是谷歌的工程总监,美国国家科技奖章获得者,世界最重要发明奖获得者,被INC杂志称为爱迪生的法定继承人,被福布斯称之为最终的思考机器,拥有13项荣誉博士学位。这个星球最聪明的霍金,最有钱的比尔盖茨,最酷的亿隆马斯克都是他的支持者。不管你是否相信,至少不容忽视,如果这是真的呢?对人类又意味着什么?

关于人工智能和人类未来,科学界企业界大佬一直在争论不休,并开展各种实验和应用。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科技公司的影响力甚至会超过有些国家的影响力,其中包括谷歌、脸书、苹果、亚马逊、马斯克的N多公司,当然中国的科技公司也不容忽视。他们都在做着改变历史创造未来的活。超级公司会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和组织链接,人类的命运其实有一部分是掌握在他们手上。

超级人工智能在2045年出现,那后来呢?科技界能推测的时间和结果就到这,后续发展我们只能从科幻电影或其他渠道寻找相互的关联,我们继续往下走。回到我前面讲的强人工智能无所不能,但与人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自我意识。拥有了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才能称之为一个新物种。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以上是百度来的信息,反正我是没看懂。

电影超验骇客里有一句经典对白,当摩根佛里曼问超级电脑PINN你如何能证明有自我意识吗?PINN拿同样的话来反问,这具有很深的哲学性,这算不算自我意识的一种?我们如何来评判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自我意识?

我有一个机器人,他能帮我做家务,能干很多活,而且也能察觉我的情绪变化“主动”的跟我聊天,但我们都知道这种主动性不是真的主动,而是程序设定的情况下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行为,你可以称之为逻辑推理能力,即便看上去跟他自动自发,自我完成一样,但依然不具有自我意识或本能意识。

当一个人工智能拥有了情感意识和情绪反应的时候,就具备了自我意识。有了爱像大白一样,有了恨像奥创一样,在电影复仇者联盟1当中,当幻视准备消灭最后一个奥创时,奥创有了恐惧和害怕。有了自我意识的第一反应便是自我保护,生存或者更好的生存。在这种情感和情绪的影响下,一切影响其生存的外因都会跟其拼命,具有本能的攻击性。

强人工智能向超级人工智能转变不是简单的智力提升,而是在这种智力提升的激发下,开始拥有了自我意识。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你教一个徒弟武功,但是突然有一天这个徒弟的武功超越你千万倍,杀你易如反掌,你会不会感到害怕?你希望他有道德良心,但是如果他没有良心怎么办?当你想要反抗的时候,你认为你有几成胜算?

超级人工智能与人类物种最大的不同,人类由N个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体组成,虽然彼此关联形成社会性,但依然是以每个人的自我为中心相对独立。而人工智能,无论有多少个机器人,其实都是在一个中枢大脑指令下的协同作业,这就如同一个马蜂窝,由一个蚁后在主宰。任何地方一个摄像头都是他的眼睛,任何一台电脑都是他的存储器,他能调用地球上现存的一切资源,很显然地球已经不是人类说的算了。

有人看到这里不仅感叹:洗洗睡吧,明天还要上班呢,你挣着白菜的钱操着白粉的心,要操心也是这些科技界企业界或者是政府该关心的,这些故事跟我们P民有什么直接关系?真的没有关系吗?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社会的变化会影响我们每一个人。虽然我们并不能准确知道时间节点,但是从商业、事业、职业等各个角度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果你想成就伟大事业,你可以去从事物联网或人工智能的工作,包括各种通过捕捉光、声、波、粒子转换成电子信号的感官元件,这些项目太大当我没说。但是,未来人工智能一定会颠覆很多行业,取代我们的工作,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下那个时候我们该做什么?当你了解未来行业或职业的变化,是不是我们就可以给我们的孩子更好的引导和学习方向。

未来五年,同声翻译将会变得极其普及,只要带个设备就能与世界上各个语言的人沟通毫无障碍。你的孩子正在学习英语,如果只是为了兴趣爱好倒也无妨,但如果想通过学习一口流利的外语去找一份好工作,很显然会变得极其困难,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将来更有出息,是不是现在就可以了解未来趋势开始学习,让孩子的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每天都很忙,忙着围绕以“我”为主的标的物而展开各种事务的处理,我的孩子,我的家庭,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我的房子,我的车子,甚至包括我的兴趣爱好,我的个人修行,我的宗教信仰,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这些对我们都很重要,但我们在围着自己转的同时,能不能稍微停下来抬起头,看看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些什么?

如果真的有2045或者就是这么近,从现在起,为了自己以及我的标的物,我们把手机放一放,向远方看一看,是不是需要重新规划或调整一下目标、策略或方法,或许更好更快达成目标,即便是在遭遇巨大变革时不被动或手足无措。我们还可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窗口期,做一些我们P民也能做的事,或许就形成蝴蝶效应形成一场摧枯拉朽的风暴。

这些故事真的跟我们有关系吗?故事的背后还有其他故事么?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呢?2045之后又会发生了些什么?倾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