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永远向有结果的人学习,可谁说结果不会撒谎?
“永远跟有结果的人学习,因为结果不会撒谎”,这句话在朋友圈很受欢迎,可事实果真如此么?不好意思,谁说结果就一定不撒谎?有时候,你所谓看到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别人包装起来的效果,带有一定的伪装性。就好像我们看到的好莱坞大片的特效镜头,看似场景真实震撼,其实只是绿布加滤镜加后期而生成。
听过这么一个故事,N年前有一个建筑工地的瓦工,他想自己做包工头。那个时候,如果你有一辆摩托车就好比今天你开了一辆路虎,是成功人士的标志。这个年轻人每次和其他老板谈生意之前,都会先把自己的摩托车头盔放在桌上再谈,老板们都相信他的实力。后来他终于发家了,成为了房地产老板。其实,当初他并没有摩托车,只有那么一个头盔而已。
我们常说你想要成功,先得有一个成功的样子,这个样子有两个作用,一个是给自己心理暗示,另一个是给别人展示,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有结果的人。对于别人来说,这个结果就是一种包装策略。这种策略无论是在个人事业包装还是商业运作手法都屡见不鲜,非常有效。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当别人用这种结果展示给我们看,我们就需要听其言、观其行,去伪存真。
国内有很多顶尖级的培训老师,就是一台挣钱机器,买名贵跑车,住海景别墅,世界游学讲课,虽然也有包装成份,但结果毫无疑问是真的,你很想赚钱,他很会赚钱,跟他学是对的。但你也一定要清晰,如果这个老师的财富是通过教育培训得来的,他最擅长的是演讲技能,你如果跟着学演讲,你也想从事教育培训,那你是找对人了。譬如说安东尼带出了陈安之,陈安之带出了徐鹤宁等等。
但如果你无意于教育培训,或者你发现自己的确也不是这块料,只是想做自己的实体,他的结果和告诉你的方法会有借鉴意义,但未必就真的很适合你。所以很多爱学习的人,上了各种课程之后,最大的收获就是看上去越来越像个老师,会讲很多大道理,但真正转换到自己企业落到实处的又有多少人?
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跟实体企业家学习,也就是跟真正有结果的人学习。但真正有结果的又有几个愿意把自家核心内容拿出来分享?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除非你有缘进入核心世界,否则你接触到的都是些皮毛功夫。同时,有趣的东西人们才听的进,而真正的干货是去除了包装性的特效,会显得很干燥和枯燥,就看你能不能咽下。
有一部电影叫萨利机长,这是个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在刚起飞不久就遭遇飞鸟撞击,造成双发动机失去动力,而萨利机长沉着以对,最终将飞机迫降在哈德逊河上,机上155名乘客和机组成员全部安然无恙。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在随后针对事故调查时发现,这完全有耐于萨利机长的高超技艺和心理素质,万里挑一的最终庆幸结果。
但我们换一个角度,这个案例包括所采取的各种方法被其他机长学习,当遇到类似情况时是否就能像萨利机长一样带着大家安全着陆呢?即便是萨利机长本人再重新降落一次也很有可能失手,延迟一秒做出反应转向偏离一度结果都是机毁人亡。更何况你不可能完全遇到同一种情况,同一个机场,同一个升空段,变量太多,结果是很难重来一次。
这个例子其实告诉我们我们常把达成结果其中的方法当初唯一方法,他具有参考意义,但忽略当时的各种外部条件内部因素,其中的一个变量都会造成偏差,又怎么能结果一致。同时,人们在对成功加以总结的过程中往往带有某种主观倾向,强调或加大了人为因素的必然性,忽略或弱化了外部条件的偶然性,以至于让路径带有有意或无意上的行为偏差。
当然,以上言论不是说不要跟有结果的人学习,而是说我们看待某一事物,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思考,你看到的结果未必是真正你想要的结果,同时,达成这个结果的方法也未必就是唯一方法,甚至有可能出现偏差。当我们有了更多的理性去对待结果,就不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提升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能力,去伪存真,找到自己真正的学习之道。
学习使人进步,学习的路上一定要有领路人,跟着有结果的人学习让我们少一点走错方向,有结果有能量有智慧的老师也比比皆是,但除了结果,真正的知识分子,更应该少些偏虚私妄之心,少一点套路多一些真诚,启迪更多人拥有独立思考和自我判断的能力,把选择权交给他们自己,即便他最终没有选择你。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