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走出生命的舒适区,释放你的内在潜能!


小的时候经常做会飞的梦,至今我都印象深刻。在梦中,我挥动双臂,就像鸟儿的两只翅膀,渐渐的脚就离开了地面。一边看着自己的身体越过树梢、河流,和山坡,一边接受着走在地上的伙伴羡慕的眼光,那感觉真的很好。当然也有美中不足,无论你怎么用力的飞,都飞不高,往往是你急着想要飞更高,梦就醒了。

  无论是哪种梦境,都带有一定的隐喻。相信很多人都做过类似的梦,人之所以会做这样的梦,是因为人在青春期身体发育的同时,人的自我意识也在开始成型。人的自我意识首先体现的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是宇宙中最大的神,我就是全世界,世界就是我。会飞的这种梦境其实就是体现我的过人之处和与众不同。

  好莱坞常常会拍英雄题材的电影,尤其是科幻片会出现很多具有超能力的人,上天入地,拯救苍生,最终在万人敬仰中抱得美人归。这样的题材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满足了我们人性中的全能自恋情节。其实,中国的神话故事亦是如此,甚至可以说一切故事之所以被打动或吸引更大程度上是人性上的共鸣。

  心理学科在研究人性概括为三个主要特征:全能自恋、性和攻击性。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站在物种进化的角度,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物种进化中择优生存的表现,它首先体现的就是这种自我的认同,而性则是为了物种延续的内在驱动力,攻击性则是为了达成物种生存和繁衍所必须采取的手段。

  现在,如果有人指着你的鼻子,说你有自恋情节,你未必会认同。其实这就是自恋的一种自我表现,自恋首先就是表现在我是好的,我是对的,但凡与我相同相近的一切观点、需求都是对的,好的,反之亦然。以上这句话,从理性角度我相信不用多作分析,大部分人都能察觉缺失之处,但在潜意识或不经意之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表现出这样的共性。

  这种我是好的,我是对的,我比其他人更优秀,这种特质在孩子的世界就很明显。孩子在与孩子的游戏互动中,常常会说看我的,我厉害吧。当其他孩子或大人加以赞许的时候,他会表现得非常开心。因为这样满足了他的全能自恋。于是认同他的人都是好的,对的。同时,当你在指出他的错误时,则表现出失望难过甚至是愤怒。

  相比孩子,大人则委婉了很多,孩子之所以表漏无疑是因为孩子的世界更真实,他不会伪装或隐藏自己,没有奶水就哭,玩具不给就闹,这种攻击性行为简单直接。而大人则学会了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会更加善巧的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攻击性,换句话说这种人性特征由显性变得更隐性。

我们常说一个人有修养,大概的含义则是形容这个人,不会只是为了单纯的追求满足而不加自我约束。当我看到桌上有一盘我最喜欢吃的毛豆仔鸡,尽管我很想吃,但我不会总把转盘转过来,拼命的往自己碗里夹,视其他人于不顾,这就是吃相很难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是有修养的表现。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满足了别人的期待和目光,维持了某种秩序和规则,增加了我在别人心目中更好的表现和印象。但同时,在我的本性本心,我其实很想大快朵颐的去享受美食,啃完肉再汤伴饭。也就是说这种外在表现其实它并不符合我内心真实的诉求和动机。那是否意味着当我们内心真实需求遇到外在期待时,需要作出某些割舍或让步?

我们把外在别人的诉求或秩序称之为外在力量,把自己内心诉求和意志看着内在力量,每个人都是活在这两种力量或攻击性的共同作用之下。内在力量强大则活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外在力量则对我的这种内在力量或自由意志形成约束、扑杀和摧毁。因为,这个世界不止属于一个人。

假如我是森林里的一棵树,获得更多的阳光和向上生长是我的自由意志和内在力量。但是,当我的自由意志充分展现势必就会掠夺压榨其他树木的阳光和空间。于是乎所有树木间都在彼此竞争,相互绞杀,没有内在意志则失去生存。但即便我的力量再强大,出类拔萃的我,遭遇台风或被雷劈中的风险和概率会加大,这就是外在反扑的力量。

人想要活得更好,首先是培养自我内心强大的力量,我们需要从全能自恋和性的人性中升起力量,这是我们的内在原动力,正确的使用对内和对外的攻击性行为,展现自我意志,从而自我实现。其次,在遭遇外界攻击性行为力量时,能做到把这些外在力量内化成自我的力量,得到滋养,而不为其所伤。

每个孩子最初或生命最初都认为我是好的,我是对的,我就是世界的中心,世界就是我。我们常把这一现象总结为孩子幼稚、天真或无知的表现,其实不然。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神,全知全能是基本表现,随着年龄的增加看似认知升级变得更客观务实,其实这种看似升级亦是退化的表现,我们也由最初的神慢慢退化成人,大部分人活着的一生最终证明就是自己其实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

每个孩子小的时候理想都是很崇高的,当科学家医生还是宇航员?除了外在老师或大人的力量对理想本身赋予意义以外,从孩子本身他是具足这种内在力量的。也就是生命最初源自神性,这也是人作为一个高级生命体与其他动物本质区别,人性的左值是神性,右值是兽性或魔性,当然神魔本一体。

也就是说人在长大的过程中,这种神性被封存起来进入了潜意识,而意识层面的知识、学识技能提升或认知升级则进一步让潜意识或神性潜的更深。意识直接进入轮回。佛教的轮回是站在了脱世或三生三世的角度来洞察,我们可以直接以人这一辈子来看轮回。轮回其实就是今天重复昨天的事,明天重复今天的事,昨天是今天的因,明天是今天的果。

我们常以为自己的一个想法、灵感、认知是自己的,其实这只是长期被“洗脑”的结果。当我们长时间,接受某一种相同频率或信息时,再大脑的褶皱上加深了印记。就会逐渐形成和固化我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认知。当我们再遇到相同频率或信息时,在全能自恋情节的作用下,进一步证实我是对的,对于不同的信息则被过滤和忽视。于是,思想上的轮回便产生。

身体或技能也具有轮回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或技能。当一开始你在外界力量或所处的环境作用下,会形成初步的习惯或条件反射,而在随后的生活中这种习惯会进一步增强。身体的全能自恋就会体现在如果按照这种习惯,我就会觉得很舒服,如果改变这种习惯,这个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当你习惯执横拍打球,要换个姿势换直拍则困难的多。

问题又来了,既然说我们需要从全能自恋中升起力量,而现在说的都是全能自恋造成的危害,这不自相矛盾吗?罗胖有一句名言,就是当一个人能让两个完全不同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认知和见解在我们的大脑共存,则说明这个人的认知是达到一定高度的。是的,当你能觉察到对的就是错的,坏的也是好的,理性中也有感性,能觉察意识也能洞悉潜意识,你就能从二元对立世界跳到三元世界关系中。

全能自恋既能内耗,也能升起我们的内在力量,关键就是你如何驾驭和运用这种内在力量。同时,内在力量即是外在力量,外在力量也能内化成内在力量。力量与力量之间的角逐会产生两个结果,要么相互摧毁,要么相互滋养。

于是,当我们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想法或认知习惯时,我们要知道这种认知会让我们进入轮回状态,想要升起新的力量就必须敢于打破这种旧有认知,我们把这种过程称之为改变命运,当然很多人纠结命运究竟能不能改变,这只是一个名词。你也可以理解为改变的命运是原本的命运,改变就是不改变,不改变意味着改变,改变不改变本为一体,无有分别。

打破旧有认知,学会从新的认知尤其是跟旧有认知相违背的,更需要学习和接收。当你面对新的认知,当你慢慢发现看似颠覆性的新认知居然可以跟旧有认知并存,并且毫无违和感,才是你走向新知的开始。所谓的新知不在认知本身的对错,而是我们在面对不同认知时所拥有的理性和包容,而不是一味排斥,容器扩大了信息和能量才得以储存和为我所用,才能更加激起全能自恋的力量。

这就如同盲人摸象,我们每个人站在全能自恋的角度,都以为自己了解了大象究竟长成什么样子,对其他人所表达的内容嗤之以鼻。但当我们用心倾听不同的声音,多去接收接受其他不同的认知和见解,但全然的打开和接受才有可能让我们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虽然这其中不排除有人摸到了梅花鹿说他也摸到了象,会更偏离,但你怎么就知道其实摸到鹿的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自己。

我们回到打乒乓球的直拍和横拍,虽然我们喜欢了某一种握拍方法,他会让我们形成条件反射运用自如。但一个更强大的人,需要打破旧有习惯和旧有技能,尝试新的方法,这样在面对不同对手或对手升级时能更好的去面对和有效反击。

生命的轮回会给我们营造一个相对的舒适区,我们既要享受舒适区带来的愉悦和快感,也要敢于把自己推出舒适区,在工作上称之为创新,在技能上称之为掌握新技能,在生命上就是改变命运。一个人力量的强大则是取决于当他面对外部力量的扑杀时,能承受的住这种外部力量的攻击,或称之为掌握了吸功大法,把这种外部的力量变成内部力量得以滋养。

对于一个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来说,我们的身体也在处于一种舒适区中,高强度的运动或锻炼会让身体感觉不舒服,身体的反应则是告诉我们这是错的,是不好的。但当我们从内在力量觉醒,把自己推出这种舒适的感觉,去打开接受这种痛苦,锻炼会带来肌肉或骨骼的强壮,我们就能迎接新的全然打开的舒适区。

当一个人不能从外在力量中寻求滋养,在面对外在力量扑杀的攻防战中,舒适区只会进一步缩窄。诸葛亮六出岐山北伐,蜀中大臣包括刘禅不以理解。天府之国物产丰盛,得以天险而自居,其乐融融何苦北伐。诸葛亮深知偏居一隅哪怕再固若金汤也难免失手。而后果不出其然,司马家族得天下最终灭了蜀国,一统天下。说到这,有人会说诸葛亮不是失败了吗?好吧,对于某些全能自恋旺盛,偏执之人,你无论说什么他都能站在自己角度跟你纠结,我跟你不是一路人,恭喜你,你赢了。

人活着的目的不应该只是为了停留在某一舒适区,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扩大舒适区的版图,当你的舒适区变得更宽广,这也是生命的更好展现。当你学会把外在攻击性力量都能内化内在力量的滋养,当你在顺境中,别人的赞誉中,得到中能获得力量。

  更多时候,你能从改变中、痛苦中、侮辱中、责难中,逆境中,甚至是灾害中,你都能获得养分,荣华富贵你是舒适区,清贫苦寒你也在舒适区,温软如春你在舒适区,天寒地冻你也在舒适区,一切外部的力量都是你的滋养。

  当外在力量和内在力量合一,身心合一,意识与潜意识合一,无论是佛家、道家修行还是站在科学哲学心理学的探究,从人性的释放和自我觉醒,你就是佛、神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