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人到中年总有一劫,男人中年致贫危机如何破?
谈这个话题之前,首先得框定下中年的年龄段,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中年,介于“青年”和“老年”之间,没有明确的年龄划分,一般是指45至59岁的年龄。当然,这篇文章所提及的中年,其实只是一个比喻,大抵是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首先无论这个人是在企事业单位、私企上班,又或者是自己创业开公司,无论他是蓝领、白领还是金领,而到了这一阶段,他的工作或事业就处于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相对稳定是褒义词,换一种说法就是停滞不前,无论他对这一现状是否满意,想要突破有难度。
其次是早已组建家庭,孩子逐渐长大,父母逐渐老去,无论是孩子教育还是赡养父母,他是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支柱,同时他还要协调平衡家庭内外的各自关系,在外是领导上下级,客户,在家是父母与妻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通俗来说他就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
前不久,有一篇“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文章直接戳中很多中年男人的痛点,被刷爆朋友圈。文章举了几个真实的故事,其中一个中兴公司的程序员因为被公司辞退,自觉生活无望最终选择跳楼,在网上引起剧烈反应和极大思考。要知道自杀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可见他生活上所面临的压力有多大。
文章同样借用了张爱玲在《半生缘》里的一段话:“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男人活到中年,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后,不敢病,也不敢死。而那位程序员最终还是以死来面对,让人一片唏嘘。
文章的内容包括张爱玲的这段话同样也深深触动我,这何尝不是我的一种真实写照。我的父亲在十年前就因为胃癌去世,最难让我忘记的不是他的离去,而是在他被查出癌症之后,先是做了胃的切除手术、而后是在经历各种自化疗放疗之后,最终癌症扩散被活活饿死。我的母亲也是在经历健忘症、狂躁症之后变成今天的痴呆症,生活完全失去自理需要照顾。
我非常感谢我的爱人一家,他们对我的事业发展帮助很大,尤其是我的岳父,在我创业初期任劳任怨,一人能当好几个人使,记得当时在公司流行一句话“有困难,找吴叔”,可见他的贡献程度。无奈好景不长,老丈人有一次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在经历紧急抢救并转到北京治疗疗养之后,情况好转很多,偏瘫已经是很好的结果。
除了这些遗憾之外,我有着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夫妻相处和睦,我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每当我外出工作一回到家,孩子们迎面扑来其乐融融。岳母每每见此,总会微笑着跟我说“你看你两个孩子多可爱,你多幸福啊。”我能读懂我岳母的意思,要珍惜这么美好的家庭。我也由衷的感到幸福。只是有时,在享受幸福的刹那间,内心会闪过一丝焦虑。
之前,我并不能很好的解读我的这种焦虑感是从何而来?怎么会有这种情绪发生。后来,我才慢慢读懂自己,原来正是因为幸福来自不易,在享受幸福快乐的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担子。是男人,就应该成为家的脊梁,为家庭和心爱的人撑起幸福的港湾。
中年男人,其实是指因为有了家,而需要承担起对家的这份责任。他再也不是懵懂少年跌跌撞撞,相对于热血沸腾、敢冲敢闯的青年,少了一份激情,多了一些理性。而相对于老年,他又不能过于安逸,离退休尚早,仍然需要努力和打拼,才能为家庭和生活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同时,中年男人虽然经历岁月的冲刷和打磨,变得不再那么有棱有角,但内心深处依然有梦想。你是否还记得年轻时曾做过的梦?有的梦可能早已被生活和现实所掩盖,渐行渐远,心有不甘。有些梦虽然已经实现,但一个梦的实现总会伴随下一个梦的产生,中年男人仍然在路上。。
我有一个朋友,年纪相仿。事业上虽然也谈不上有多大成功,但车子、房子、妻子、孩子、票子也算五子登科,生活无忧。但他一直有一个当导演的梦想,每次一聚会谈起拍电影的时,我都能看到他眼里闪烁的期望。我还有一个朋友,年纪比我小得多,事业小有成就。有一次,我坐在他的保时捷上,他一边驾轻就熟,一边恶狠狠的说这车不行,三年后一定要TM的换阿斯顿马丁。
讲到这,有人也许要站出来说话:生活有压力,那是因为穷。谁让他年轻的时候不努力,穷都是活该。好吧,至少我的生活还不算富裕,穷这个词我是断然不接受,但也不敢以有钱人自居。我见过太多比我事业更成功,生活条件比我好的多的人,电视上也看的多啊。我不太了解那些有钱人生活是否有压力,其中也许包括你,我所说的也只是妄自猜测,要是说错请多指教。
我个人认为,中年男人身上的压力和责任大小跟他的生活指数、事业基础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并不意味条件越好,压力越小这样的正比,甚至不排除有可能出现条件越好,事业越大,责任和压力越大的反比关系。毫无疑问,这个时候我又要把马爸爸搬出来说事了。
马云曾说过他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创立阿里巴巴,让他不能陪伴家人。马爸爸又说他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因为他担心他的公司未来会被淘汰。马爸爸还说一个人如果每个月挣一两百万是觉得非常快乐的事,但如果每个月挣一二十个亿是非常痛苦的,因为那个钱已经不是自己的,不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再次感谢马爸爸的经典语录,让我又有了佐证。马云上面所说的其实经常被人用来调侃,大抵是人成功了,怎么说都行,说什么都对,反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是非常认同马爸爸的,至少上面三句话是。虽然说俺的生活条件也好,事业成就也好,那简直马爸爸在天上,俺在地下,在地下室好几层。但他说的俺能理解,境界这回事,俺不必他差,俺是谁?俺是光头强!
记得很多年前的有一天,我走在路上,看见一辆蓝色天籁,觉得特别的漂亮,当时心里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开上这样的车,这辈子就知足了。结果没过2年我就开上同等级别的车,再过两年又换了比他高一档次的车,现在俺的境界高了,对车的渴望没那么大,给老婆换吧。
N年前,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就能想到它。今天,房子的确不大,只有200多平,而且只是联排,最遗憾的就是院子太小,正打算换个双拼,首先需要大大的衣帽间,这样就不用和爱人抢衣柜,其次要有大大的院子,种上各种果树开满满院子的花。
钱总是不够用,我是这样,王健林也是如此。我是实在没钱,王健林缺钱的时候一下子贱卖72个万达,而且还提供无息贷款,我是真的很想接手,可惜连首付款的最后几位零头也凑不齐,只能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了孙宏斌。我有压力和烦恼、王健林也有,不知道如日中天的许家印、孙宏斌有没有?
人们总是以为等我赚到了多少钱就够了,等我买了什么什么就心满意足了,假如我的生活、我的事业能像谁一样那该多好?我相信你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这番话。等你赚了100万你就想赚1000万,等你买了豪车你就想买游轮,等你买了游轮你就想买私人飞机。等你成为了王健林你又想成为马云,成为马云也许想换成马化腾,但即便真的让你成为了马伯伯,你会发现压力和痛苦依然存在,甚至比你现在还要大的多。
道理这回事大家都懂,说的容易做到难。虽然这些话从我嘴里说出,但和很多人一样,我也依然有梦想。为什么别人能做到,凭什么我就做不到?如果身边的人都能得到的东西,我为什么就不能比别人好一点,特别一点,你长的比我帅可没我有内涵啊,你比我有钱可是我有内涵啊,你比我又帅又有钱又有才华?那我不跟你玩行不行?算了,不跟你计较,还是带我混一个吧。
人要有梦想是碗鸡汤,人不要执着于梦想其实也是一碗鸡汤,打鸡血教人奋进的活太多人干我就不凑热闹,劝人淡泊名利、一切相皆为虚妄的境界我还达不到,而且也不乏各种大师教导,轮不到我说话。我只是想站在一个苦逼的中年男人的角度,对另外一个自觉苦逼的中年男人,想说几句话,如果你外在富足,内在优越,我不是你的菜,你可以先走开。
中年男人之所以有压力,或者说中年危机,除了以上所说的压力和追求共同使然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知识、经验积累到一定阶段,让他隐约感觉触摸到一些事物的本质,会让他自信心爆棚。以至于有可能会在这个阶段贸然做出重大决定或行动,而这个决定或行动有可能会影响他接下来的运势,甚至是拖累,不排除开始遭遇滑坡,以至于中年致贫。
中年致贫是我老师南山空同在这次促进会年度聚会上讲解的一段内容,这个提法虽然很新,但结合我这几年自己所做的一些事,感触特别大。如果你也有些感悟,我们接着聊。为什么说人到中年会有一劫,中年容易致贫?我的理解是这样:
首先从道德经上所说的自然规律来看,大自然万事万物都会经历生长收藏四个阶段,如果对应在人的年龄上,势必会从长到一定高峰后进入收的阶段,说白了走下坡路是正常的事。如果没有结合这个势强行逆流而上又可能会招致更大的损失。一家公司亦是如此,总会经历辉煌,而后暗淡。
你的问题又来了,不对啊。你还记得卖橙子的褚时健吗?人家可是85岁开始创业红极一时的。可口可乐卖了一百多年,现在依然畅销啊。看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首先,生长收藏是一个轮回,正如春夏秋冬,冬天万物收藏之后又会引来新的生机。褚时健他老人家原来就是中国烟草大王,红塔山就是他一手打造,后来因为经济问题被处无期徒刑,在服刑期因为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而后东山再起。
可口可乐是近代商业社会里少有的能保持百年不衰的商业经典案例,像柯达、洛基亚这些红极一时的企业都难逃一劫,而可口可乐为什么能长盛不衰?其中真正原因以我的功力可能尚未洞察,但毫无疑问,在这个百年企业的内部,虽然产品配方不变,但无论是战略、渠道、营销早已经历生生死死、自我升级迭代多少次。
再搬马爸爸出来,马云立志要将阿里巴巴打造成为一家102年的企业,这话有两点意思,一是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公司和人一样,生老病死是常态。二是他的豪情壮志,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5年,中国超过百年的企业屈指可数。那么阿里怎么打破这个生长收藏的魔咒?
当然,如其说打破魔咒不如说他如何利用生长收藏的规律,去成就阿里的102年?阿里先是互联网工商黄页起家,然后随着个人消费能力增加的淘宝,然后随着人们对品质的需求产生了天猫,无论是支付宝、阿里云、菜鸟等等项目,包括其他大文娱、线下场景的搭建,建立生态矩阵,所谓生态意思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项目死了另外一个项目火了,从而生生不息。阿里还是阿里,其实死了多少回。
中年男人总是很有情怀,所谓情怀就是当他的知识、经验包括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要么让他想起儿时的梦想和尚未实现的目标,要么期待除了照顾家庭、孩子,为别人活着以外,想真正为自己活一把。殊不知情怀是需要付出代价,是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堆积。而现实是残酷的,生活的担子仍然压在他身上,于是痛苦纠结产生,久久不能释怀。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找一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之处,建一茶舍,三五知己,把酒言欢、坐而论道,人生岂不快哉!去年为了想早点实现这个愿望也付出一些努力,而且也有很大的实质性进展。但我内心深知,如果从现在就把大量金钱和精力放在情怀上,是离自己想要的生活更近?是更成功了的,还是有可能因此拖累。
生活这回事,在有些人眼里,你是幸福的,是他们效仿的对象,而在你的眼里,又有些人总是你所羡慕的对象,你以他为榜样,但你的辛酸痛楚只有你知道,同理,他的痛苦磨难你又何曾得知,天下的幸福都是一样一样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人生失意常八九,可以语人无两三。
生活,需要苟且,也需要诗和远方,但对于中年男人来说,现在的苟且和远方的诗同样重要。既不能因为现在的压力而散失前进的动力,也不能因为过于追求远方而致当下与不顾,一着不慎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现在的压力和负担。这样的故事我们也听的不少,无需再举。
梦想总是要有,情怀更不能丢,只是站在中年致贫的魔咒面前,需顺应生长收藏之理,不为其害,稍安勿躁,修生养息,找到合适的生机而后勃发,没准你就是下一个褚时健。不对,褚时健太老了,我才不要,那就下一个更成功的你和我,也许就在不远处。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