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2018让生活更有感觉,活出生命的仪式感
昨晚的超级月亮刷爆了朋友圈,今天就先从月亮讲起。小时候课本上有一篇关于月亮的成因,标题叫“月亮,是地球的兄弟,夫妻还是子女?“。如果你是一个天文爱好者又或者是UFO迷,关于月亮之谜,网上有太多故事,可自行百度。
我们把地球人类可以想象成是外星人圈养的动物,就像鱼缸里养的金鱼。外星人一边给鱼缸里合适的水温和氧气,定期喂食,保证金鱼能正常生活,同时在鱼缸上加个盖子,防止鱼一不小心跳了出去。作为鱼来讲,你觉得主人是照顾了你还是限制了你的自由?
外星人在给地球人设置鱼缸的时候,用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装置,这个经过精心设计改造过的装置就是月亮。月亮的作用就是为了防止地球人乱跑加的一把锁,这把锁还有另外一个功能,透过锁缝,能输送一些营养液过来,防止人类因营养不良造成一些后遗症。
当然,月亮这把锁,锁的不是人类的身体,而是灵性。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反正就是既不要让人类懂的太多,同时也不想人类变得愚蠢,过于进化也不是,长期退化也不好。月亮就是这样的一个调节人类灵性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的装置。古往今来,有不少人都在打月亮的主意。
灵感就是灵性的感知力,而想象力则是灵性的另一个表现力,灵感和想象力共同决定一个人的创造力的大小。灵感可以无中生有,凭空而来。而想象力则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阅历的积累。无论是感知力、想象力,还是其他任何一种能力,总绕不过一个名词叫“感觉”。
无论我们的生活是为了吃喝玩乐,还是为了追求爱情、金钱、名誉和地位,但凡追求的一切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不在于获取事物本身,而是相信拥有了这些事物能给我们带来好的感受和感觉。同时我们在求的过程中或求之不得后也时常会产生不好的感觉。当然,也包括求得之后的感觉和当初想象并不一样。
感觉是一种情绪的流动,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身处在各种感觉之中。时而悲伤时而欣喜,有孤独有欢乐,有犹豫有坚定,有恐惧有无畏,关于情绪的名词非常之多,这些名词所表达的就是当下或那个时候我们所处于的一种状态或感觉。
情绪和感觉是一种能量的释放,能量分生能量和死能量,也叫正能量和负能量,换成情绪就是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生能量有助于生命的生长,而死能量往往会带有攻击性和破坏力,要么攻击他人,要么伤害自己。
如果你常和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在一起,你就会被他的积极乐观所感染,这种生能量会促进彼此向上。而当你遇到一个正处愤怒情绪的人,你最好离他远远的。他有可能捶胸顿足自扇耳光,也很有可能引火烧身,看你不顺眼,找起你的茬。
看似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其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生能量和死能量是一体二相。一个人如果正能量满满,同时也就意味着他会产生同等的负能量,正能量表现的越强烈,负能量就会隐藏的越深,一正一反,一生一死,一显一隐。
国内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曾讲过这样一段话,这段话可能会让你听上去不太舒服,他说:其实谦逊会让人猥琐。越谦虚,越猥琐。谦虚到骨子里,就猥琐到骨子里。我很早就想表达类似的观点,怕被人骂一直不敢说,直到最近在学习心理学,找到一定科学依据。从名家大流嘴里说出来,放心的多。
心理学大师荣格讲过人格与阴影: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外显的人格,而和这个人格对立的那些东西,就是阴影,他们藏在潜意识的深处,甚至是怎么努力都难以触及的地方。通俗来讲,当你看到一个人性格外向,内心深处很有可能是个内向的人。
大家应该都记得憨豆先生,只要看过憨豆系列的莫不被他的幽默表扬惹的捧腹大笑。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憨豆应该是一个幽默阳光的人,而生活中的憨豆却患有忧郁症。这个例子还包括美国著名笑星金凯利,还有中国的崔永元。周星驰电影搞笑吧,但现实中周星星同学不善言辞甚至可以说木讷。
就拿我自己来说,平时不太会和人打交道,不善言辞,尤其是和一群陌生人在一起相处感到恐慌,最好是躲在一个角度最安全。但真正接触过的朋友就会发现,我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和滔滔不绝,一股子的骚劲,属于典型的闷骚型,外在看到的和真实的我是不一样的,或者说,这两个都是真实的我。
每个人其实都有两个我同时存在,好我和坏我。好我指的就是我们希望让别人看到,让自己成为的我,坏我就是不想让别人看到,或自己不想成为的那个我。每个人对好和坏的定义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因此在对外展现的好我和对内否定的坏我是不一样的。
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人都有好坏,从情绪上每个人都有快乐和不快乐,从性格上都有勇敢和怯弱,从行为上都有无私和自私,从结果上都有成功和失败。从生命进化的角度,存在即是合理。譬如胆小,它会让你更安全。犹豫会让你更谨慎,而自私原本就是生命的本质。
人们在长期交往和关系互动中,逐渐有了好和坏的概念,人们推崇和鼓励积极、勇敢、乐观、热情、谦虚的正面情绪,摒弃沮丧、悲观、懦弱、冷淡、骄傲等负面情绪。好我坏我本为一体,向上拉的力量越大,向下坠的力量也就越强,人于是活的不真实,严重一点的换个名词就叫人格分裂。
世界是相反的,人格有对立面,当你看到某个人有非常明显的特质后,你要知道,这意味着你同时也看到了他相反的一面。当我们真正学会用辩证思维和更客观的心态去看到事物,无论是看自己,还是看别人,对于心智的打开,对人性的洞察,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们不但要学会欣赏和享受自己或外在事物好的一面,更要学会接受自己和外在事物不好的一面,拥抱人格的对立面。于是,当我们处于伤痛、沮丧和其他负面情绪时,我们不再抗拒,慢慢学会包容、接纳和吸收,当我们拥抱这些负能量或生活中的坏以及坏我,会惊奇的发现原来负能量或死能量一样可以滋养。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平时讲话利索,一上台就很紧张,你越是告诉自己不紧张就会更紧张。可为什么会紧张呢?事实上即便是身经百战的演说家,上台前一样紧张。上台紧张是有科学根据的,从进化角度,古人们在野外生活,常常会被狼群包围,被一双双狼眼睛所注视而产生的恐惧感。
所以,当一双眼睛被多双眼睛注视,尤其敌暗我明,是基因里条件反射作祟。那怎样做到不害怕,不紧张?首先不要抗拒这种恐惧和紧张,让全身放松,让紧张在身体里像水一样的自由流淌。然后去捕捉紧张的源头?是怕讲不好丢脸?嘲笑,那就继续想象嘲笑的画面,继续捕捉被嘲笑后自己的痛苦感觉。
当我们一层一层的去捕捉这些念头,直至找到最根本的源头,同时调动身体的所有感官,尽情拥抱和感受这种紧张和恐惧,你就会慢慢发现,原来的紧张感会慢慢消失,甚至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你喜欢上这种紧张感和恐惧感。你要找到这种感觉,当然,这需要多次练习。
常常会在健身房看到有些健身爱好者,我们通过钢丝和齿轮摩擦发出的闷声就能感受重量,那些人一边踹着气看似在经历痛苦,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是他已经学会享受这种痛苦,一旦适应或感觉不够了,于是又加上一块铅块。
生活的追求本质是逃离痛苦、追求快乐,但痛苦从来就不是用来逃离的,逃也逃不掉,远离痛苦最好的办法是掉头迎接痛苦,拥抱痛苦,真真切切的感受痛苦,痛苦、恐惧、紧张这些死能量一旦被接住,便能吸收内化转换成生的能量从而得到滋养。
当然,前提是你能接的住这种死能量,如果接不住则有可能被其所伤。你一个闺蜜失恋了找你喝酒诉苦,你得先做好心理准备能不能接住这些苦水,这个时候你的作用是安慰她,别搞不好被她影响两个人一起抱头痛哭,男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换个更直白的例子,你练过武功,表演胸口碎大石,先拿小石头练,再慢慢挑大的,接着下面放玻璃渣子。你想一开始拿大石头,下面放一排钢钉,一锤子下去会有什么后果?无论是运动健身还是其他任何经历,你需要先经历和感受这些过程的痛苦,把他变成享受,再慢慢增加痛苦级别,拓展生命的韧性和挑战更多极限。
说到这,你也许会说,生活的苦痛已经够多了,这不是没事找事,没苦找苦。是的,正因为生活有诸多不如意,有太多苦痛和不美好需要我们去经历,既然我们无法逃离,我们何不学会去拥抱痛苦,痛苦和快乐一样,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真实,真实才更有感觉。
先感受才有感觉,有了感觉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工作和生活,除了享受痛苦、接受坏我和拥抱人格的对立面能提升感觉,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让自己活的更有感觉?关于感觉还有哪些不可思议和妙不可言的故事?请听下回分解!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