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传马云将辞去阿里董事长?谈中国民企接班人之困局
据美国纽约时报称,马云表示,计划9越10日辞去阿里巴巴董事长职务,但仍将在阿里巴巴董事会担职,并继续指导公司的管理。
之前阿里巴巴公关部人士曾表示:不管是在社会公益还是在阿里巴巴集团,马云天天都在做老师,也天天梦想着再去做老师,这对他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想法。
可市场却似乎不领这份情。消息一出,阿里巴巴股价应声下跌3%,随后阿里不得已针对此传闻予以否认。
马云是何许人等?他一手开创的阿里商业帝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具有影响力,在所有年轻创业者眼里,马云几乎被奉为创业之神。
在人们的认知中,早已经把阿里巴巴和马云划等号,这是互联网时代最广为流传的经典案例,但同时也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隐患,
这么大一个企业,你说不干就不干,想退休?没那么容易!
这就是今天中国民企面临的最大困惑:企业接班人
企业接班人又叫管理继任者,从小的层面来说一个企业、组织需要长期规划、为各级关键的管理岗位配备后备人员的活动。
针对组织未来对于管理岗位的人员需求,通过对于预测、选拔和培训等活动的精心计划,为组织培养未来的管理人员。
从大的层面就是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和组织实施自己的接班人计划,
将自己创办的企业传承给更有活力,更有能力的继任者,确保企业的平稳过渡,实现基业长青。
对于一些大公司大企业,你要说在公司某个岗位找个管理继任者或职业经理人,这并非难事,
但作为一个企业的创始人,想要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1、历史背景
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大多希望保持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权,这里面有几个核心关键词:
肥水不流外人田
虽然在公开场合,人们会很少会主动提及这个词,尤其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你一个老板总不能跟员工说,赚的钱我得大头,然后分一小部分给你,谁会这么傻?
但”肥水不流外人田“其实是人性的底层逻辑,古今中外莫过如此。
皇帝当然是把江山社稷交给自己的儿子,奉天承运只不过是将其统治权或继承权合理化的解释。
刘备临死前跟诸葛亮说,等我死了你自己做皇帝也好,辅佐少主也好,你自己决定我都不会怪你。你相信这句话么?再扶不起的阿斗是我儿子你也得扶啊。
个企业创始人当然也不例外,自己打下的江山怎么可能拱手相让给别人?
子承父业
在古代,最好的利益传承和保护方式当然是子承父业,做皇子的不继承皇位,不守住老爸的大业,视为不孝,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
同治皇帝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做,跑去五台山出家,气死了孝庄,不得以让年幼的孙子接棒,最终成就康熙王朝。
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影响下,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多以家族式的管理和传承。
富不过三代
但是,国人还知道一个名词叫”富不过三代“,不要以为这只是一句谚语或者你不信,它包含了中国古人对一件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总结,
任何一件事都会经历生长收藏生老病死这样一个过程,跟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是一个道理。对于这些创业大佬们而言,
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把江山交给儿子,能保证企业经久不衰么?
当然,富不过三代只是形象的说法,
李自成推翻明朝建立政权不到一年就被灭,压根传不到儿子,
而周朝共传了30代37王共计791年,
清末的山西乔家大院乔家,从发迹到衰落也一共传了7代。
2、时代背景
如果只是简单的以上面三个标签,再来形容今天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找接班人的心里状态,显然不合时宜。
社会在发展,企业的组织形态在变化、企业家对企业的理解和个人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实体企业接班难
如果一个企业经营的是垄断性行业,它的战略纵深足够强,老子打下的江山儿子坐着收钱,传个几代倒也无妨。
但今时不同往日,无论你是多大的民营企业,你有足够多的存量市场,无论你的护城河多宽广,一旦面对增量市场,护城河在新的价值链体系下变成了自己的绊脚石。
别说百年老店,中国现在的企业平均寿命是2.5年,老子辛苦打下的江山自己能不能保的住都是问题,即便保住传到儿子手上被毁,那是很大的概率。
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中,上一代的企业家多以实体实业,譬如柳传志、王石、张瑞敏、刘永好、宗庆后、杨国强等等,基本以50,60居多,也就是给了自己孩子足够的时间学习和培养来接班,
但即便如此,
华人经营之神李嘉诚,1975年创办长江实业,直到90岁才宣布退休,把其庞大的商业帝国交给了长子李泽钜,而在这之前,李泽钜跟着父亲一起工作了长达30年。
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虽然早已经把股份给了女儿杨惠妍,但好像杨惠妍也并没有能真正扛起大旗,前不久碧桂园事件,还得老子出面向社会和媒体道歉。
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从小在美国留学,2004年就在哇哈哈负责生产管理,14年过去还只是被人称为“宗庆后女儿”。
还有万达集团的王健林,虽然雄霸中国商业地产多年,可惜儿子王思聪似乎对这一切并不感冒,你给钱我就花,你让我管万达,我没兴趣。
在这点上王健林算是开明的主,但也许是拿儿子没办法,估计也不放心,老王头疼啊,万达这么大的盘子未来有谁来经营?
不过现在还有比这更头疼的事在等着他。
互联网企业接班更难
而新一代的企业家多半是互联网企业,无论是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雷军,多半是70后甚至80后,他们的孩子虽然也可能参加工作,但这么短的工作经历不足以担当大任。
这还是个人一厢情愿,而现在的企业,你参与管理的人越多,涉及的利益链和合作方越多,就不是你一个人说的算。
你想让孩子上位,得董事会说的算。
即便你在董事会牢牢把握住投票权,但企业的战略发展、企业的商业模式、企业的运营管理,企业的组织变革,市场讯息万变,就是有这个权利,你也不敢这么做。
换个角度,即便你掌管公司的管理权,但你已经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老板,京东的大老板是腾讯、腾讯的大老板是南非财团,阿里的大老板是孙正义,你自己打工也就算了,还准备让儿子来打工?
是肥水还是脏水?
那就按现代企业管理找接班人吧。
联想集团的柳传志英雄迟暮前把管理大权交给了杨元庆,杨元庆带领联想摘得了全球PC机市场的桂冠,却逐渐让联想在互联网时代被边缘,虽然柳老不介意,但估计杨元庆自己现在也不好受。
万科创始人王石在巅峰时期急流勇退,把掌门的位置让给了郁亮,而郁亮也的确不负所托,至今创造着万科神话,而现在万科和王石本人却几乎没什么关联,虽然老王不介意,但是还是让人觉得有点可惜。
3、现实困局
如果站在电商平台的角度,天猫排第一,京东排第二,似乎就是老大老二的区别,或者说站在管理者的角度,马云和刘强东都建立了这么庞大的商业帝国,那绝对都是一等一的管理高手,这没什么好争议的。
但是,要是战在企业战略布局或企业接班人的角度,刘强东就和马云差的就不止是一点点。
企业风险与个人风险
在2013年,马云就把CEO的位置让给了陆兆禧,2015年又让张勇接替了陆兆禧。阿里内部的人事变动更是频繁,在现代互联网企业中也实属少见。
当然这和百度的被动人事调整意义不同。
一方面体现马云对阿里的战略发展思考和布局。
另一方面则体现,阿里的人才储备以及马云对人才的驾驭能力非常强。
说起阿里,人们能想到十八罗汉,想到彭蕾,想到蔡崇信,想到陆兆禧,各种人才大将,最可怕的是这个走了又有人能补上,不但不受影响还会更强大。
而反观刘强东,虽然在京东一言九鼎,有着绝对的领导力和控制权,而且京东也不乏各类专业型人才。
但你要让我说几个人名我是说不出,当然你可以说刘强东的光环太多强大,掩盖了其他领导层的光芒。
但一个领导,手下又没有和自己一起扛过枪打过仗的生死兄弟,这得有多忙,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万一哪天自己倒下,企业怎么办?
所以也就出现,刘强东民大事件给京东股价造成两天暴跌16%,而且还在继续。
为了消除影响,今天,同样一则新闻摆在显著位置:刘强东将继续领导公司,正常运营未受影响。
表面看事情是暂时告一段落,而背后的这种强东式的个人英雄究竟能让这家企业能走多远,万一哪天又冒出个什么其他事件?
对于京东也许是灭顶之灾,我想这件事之后,刘强东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化解这场危机,而是基于企业战略发展的人才战略和接班人问题。
也许马云受到强东事件的影响,加速了阿里去马云化的动作。
可是马云和阿里的捆绑丝毫不比京东和刘强东之间的关系,尽管马云早就在做准备,但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造成公众极大的关注,造成股市的极大波动。
尽管阿里后来澄清,但以小师的理解,越是这样,就更加坚定了马云的去意和决心。
企业梦想与个人梦想
阿云曾说过一句话: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创立了阿里巴巴,引起一片唏嘘。
但你要是关注了马云的微博你就知道,他的微博名叫一名乡村教师。马云喜欢当老师的这个兴趣爱好估计所有人都不陌生。
曾经有一次,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来中国做慈善劝马云裸捐,马云当时反问巴菲特你今年多大,等我也到80岁的时候我也会考虑裸捐,但今天不会。
他认为在中国做慈善或回馈社会的方式有很多,或者说有更多迫在眉睫的事情要做。他说这些,你可以理解为他又TMD再装B,但在我看来,至少马云还挺真实。
现在的马云是阿里巴巴的马云,但也许未必是真的马云,他这样做,也许是想做回他自己,一个乡村教师,或许真的就是他最初的梦想。
牛人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定的人生高度,站在山巅,万人敬仰
另一种是在已经站在山巅之上,但不留念,繁华落尽、返璞归真,
也许是又行进在通往另一座山巅的路上
当然,成为不了牛人也不用灰心
因为,我们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