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开扒陈凯歌电影《妖猫传》,99%的人都没有看懂的真相
《妖猫传》是去年12月底上映的一部电影,估计看过的人不太多。这部耗资9.7亿的电影,上映49天票房只有5亿多,豆瓣评分也不高只有7.6,遭遇票房口碑双扑街,而且据传闻陈凯歌自己还自掏腰包刷了1.7亿票房。天啦,本都收不回,估计陈导也只能在家抱着陈红哭的份。
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曾经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导演,虽然老谋子近些年电影也不咋地,可人家先是带有08奥运总导演光环,而后又在G20上大显身手。冯小刚电影,无论是产量还是票房近些年都还行,前不久刚上映的《芳华》,口碑也还不错。
而我们的陈大导演,近些年有些没落。自从《霸王别姬》成为中国电影史上能排的上号的经典电影之后,无论是《无极》还是《道士下山》,都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尤其是《无极》,这部被誉为中国首部魔幻电影,陈导是想拍出《指环王》的感觉,结果被人诟病成法制节目《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也许正是因为前几部电影太烂,所以这部《妖猫传》没有多少人关注,本人也是在家闲来无事随便点了进去。我在网上看电影有一个习惯,如果这部电影不能在五分钟之类吸引到我,那就对不起了。而这次就是这么不经意的一点,差点就错过了今年最好看的一部电影。
什么是好看的电影?一般分两种,一种是以迎合市场,取悦观众,票房高口碑好,譬如前不久的《前任3》,虽然故事简单,但贴近生活大众容易产生共鸣,而《妖猫传》属于第二种,有深度有内涵,透过电影能传递和表达一些寓意和思想,虽然观众未必卖帐,但总能给人一些启发。
《妖猫传》剧本改编自日本知名作家梦枕貘的一部魔幻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也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我对这名日本作家心生敬佩。一个日本人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如此了解,并能以此串联进行创作,背景宏大,情节曲折,脉络清晰,逻辑自洽,是一个好故事。
据说,陈凯歌花了五年的时间来打磨剧本,可见他不仅仅是想拍部电影赚些钱,而是想拍成代表作。透过电影,陈导向观众表达他对于爱情、人性以及哲理性的思考。之所以观众不喜欢,一是可能表现手法欠佳,张力不够,又或者现代人就喜欢肤浅,没看懂。
我的观点是,《妖猫传》是近些年难得一见的中国好电影,电影里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人文与哲理,在我印象中估计也只有《大鱼海棠》能与之媲美。就凭这点我要给陈凯歌一个大大的赞,顺便谈一下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的一些感悟和理解。
关于杨贵妃,我一直有一个好奇,就是中国古代这四大美人称号是如何得来的?她不像今天,我们说参加某某比赛,拿到什么冠军头衔和名号,再者,四大美人也不是历史同一时期。古往今来美丽的女子多的去了,怎么偏偏就是这四个人呢?
原来,四大美人不是说在当时这四个人就是最美的,而是在那个时期她的知名度很强,同时这个知名度跟美貌有很大关联,人们说起她们的故事是最多的,后来有人概括为中国四大美人。那么,这些故事的背后又向人们传递了什么信息?
一、自古红颜多薄命
美女之所以称之为美女,就是在一般人眼里,这类女性的某些特点看上去比其他女性漂亮,越突出就越美,如果个个都突出,那就不叫美女,美女是少数和稀缺的。同时,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标准不一样,据说杨玉环是富态美,她要是穿越到今天走在大街上,估计也没什么回头率。
美女和权势、富贵,都是社会稀缺性资源,是人们相互争夺的对象。中国这四大美女故事,基本讲述的就是权势争斗。大家都知道美女不一定就是贤妻良母,但为什么还在纷纷争夺?因为拥有美女从来就是等同于权力的象征。就跟现代人开着法拉利,带着金表出门是一样的。
如果你经常参加各种重要场合,而身边又总能带着美女,这很能体现你的成功价值。尤其这位美女还是一位明星,更能体现你的身份地位。当周围人不断夸奖你的女人很漂亮,向你投射来羡慕的眼光,这种感觉实在是好极了。男人都想成为王,而女人都想成为王的女人。
美女总是和英雄在一起,吕布和貂蝉,大小乔和周瑜,杨玉环和唐玄宗。当一个人想要证明他的地位,除了城池江山,美女也是最显而易见的标志。同时,当一个男人夺取另外一个男人的权势时,无论是向外界展示,还是羞辱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夺取他的女人。
都知道吴三桂当年怒发冲冠,打开城门迎清兵入关,就是为了陈圆圆,你可以把这个当成一个爱情故事。其实,倒不是说吴三桂有多爱陈圆圆,而是女人等同于权力地位,这才是他不能容忍。美女,是权力的象征,或者说在很多时候变成权力的工具。
前几年反腐败斗争,很多人不理解这些高管是如何道德沦丧,甚至是变态,居然共用情人。其实美女是最好的结盟方式,康熙把兰格格许配给葛尔丹,还有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都是结盟标志。不同的是,有些成为了佳话流传千古,而有时,女人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在《妖猫传》中,安禄山在极乐之宴上看中杨贵妃的美貌,于是兵变,实际上还是权力的争夺。而唐玄宗在大军压境,表面看他是真的很爱杨贵妃,痛哭流涕,不得以杀了杨玉环。其实,这不过是权谋之术,爱情,很多时候就是一块遮羞布,在权谋面前,不值一提。
二、宁可天下人负我
前面讲过,名利、权势、声望都是社会稀缺资源。为什么共产主义逐渐成为一个信仰?根本原因就是即便一个社会物质再丰富也不可能做到按需分配。当一个物质不在稀缺,人们变会对更为稀缺的资源产生兴趣,少数人才能拥有的东西才是好东西,才是人们最想争夺的对象。
既然名利权势是稀缺性资源,一个人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他就必须得打败一大群人,才能脱颖而出。所以,成功的人是少数的,获取成功的方法也只会被少数人所掌握。当一个方法大家都已经掌握,当一个秘密不再是秘密,很显然,这已经就不再是成功的秘密了。
因此,成功的方法只能是少数人掌握。当然,也有很多公开的方法,只是大部分人做不到。这个方法就是必须精于算计。接下来这句话可能你不太接受,成功的本质就是算计别人,算计那些和你处于同一竞争关系的人,至于你对谁好,向谁学习,和谁结盟那是算计的过程,简称权谋。
成功意味着拥有权势,权势需要谋略,成功就是权谋。但没有人会摆出一个姿态,那好啊,你来算计我啊?所以权谋往往是隐藏性动机,只有伪装和不为人知的算计,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就如同两个人下围棋,你能读懂别人的意图,同时还不能让别人看清你的套路。
精于算计和权谋需要掌握人性,利用人性的优点和缺点,为其所用。同时,也要克服自己的人性缺点,最高境界就是没有人性。想对一个人下手却又于心不忍,怎么能成大事。同时当别人用同样计谋对付你,你还得能沉得住,小不忍则乱大谋。
古往今来,很多成大事者对己忍辱负重,对人六亲不认。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曹操为了不暴露自己行踪,残忍杀了父亲结拜兄弟吕伯奢一家老小几十口。刘备为报关羽之仇看似忠肝义胆,只是为了自己更大的野心,视千万蜀军性命如草芥,留下一个桃园三结义的美名。
《妖猫传》上唐玄宗杀杨玉环的情节,先与黄鹤计谋编出尸解大法骗杨贵妃,再棒打高力士给陈玄礼看,杀死杨贵妃之后还拿着贵妃头发无尽思念,一切的背后只不过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谋略而已。只是,有些谋略是用来迷惑对手,有些手段是用来欺骗自己,让自己良心好过一点而已。
道德经第三章有云: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树立和推崇学习榜样,就不会让民众有争夺名利之心,不推高那些民众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让民众一心想要如何窃取它,不有意显耀那些能挑起民众欲望的事情,就不会迷惑民众的心智。
当人们都活在一个崇尚权势、名利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便展开相互争夺,求胜心切,取得一个成功展开下一个追逐,欲望更加强烈。竞争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于是面子上歌舞生平,背地里动刀动枪。过于追求不但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而是更加迷茫。
三、不再痛苦的秘密
《妖猫传》整个故事的幕后策划组织者是丹龙,也就是故事开始时会幻术的那个西瓜男人,他的真实身份是青龙寺住持慧果大师。前面讲过成功需要谋略,而慧果主导这一系列算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度化曾经的同门师弟白龙,这才是这篇故事的主线。
首先关于猫妖这个概念并非空穴来风,你可以百度中国十大灵异事件或者直接搜哈尔滨猫脸老太太,至于背后原理各位可以看我老师写的文章。还有故事里的各种幻术让人眼花缭乱,关于幻术和蛊术,也并非胡编乱造,感兴趣的自己去搜,不感兴趣我讲也没意思。
电影后段有一个片段,慧果大师为了化解妖猫怨气,使用了一个小手段,他利用幻术变了一个白龙的假身体告诉白龙这么多年他一直在保存他的身体。你也许会问,白龙也是幻术高手,怎么就没看不出来?原因就是戳中他的软肋,跟孙悟空没看出牛魔王变的猪八戒是一个道理,压根没料到。
当然,不排除慧果这么多年修行,功力大增,而白龙只不过是只怨气缠身的妖猫,不能同日而语。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最后这只妖猫想爬到自己身体旁边越来越无力,最后死亡了呢?这里需要科普一下,就是当一个人死后如果充满怨气,这股怨气便是让灵体得以继续的能量供给。
我们常说的死不瞑目,或者厉鬼都是这个道理。当他的心愿已了,怨气化解同时意味着能量供给也就停止了,于是尘归尘土归土,尤其慧果幻化出白鹤飘舞,将白龙心中的最后一丝怨气化为乌有,最终放下执念,得以解脱。
故事快结束时,当来自日本的空海见到慧果大师本人,打开一个香盒,里面写着几个字“不再痛苦的秘密”,这才是这部电影寓意最深的地方。生活的本质就是苦,佛法的精要便是告诉世人五蕴皆空,只有了解无常、苦和无我的真相,才能放下执念,获得人生的圆满。
电影里有很多场景都值得去回味,里面描写了李白,白居易,丹龙白龙,阿部,安禄山看见杨贵妃心生爱慕,同时也刻画了杨贵妃除了跟唐玄宗的爱情、爱的谎言和满足,还对阿部、丹龙白龙产生情愫,这里就不一一讲解。故事最后,空海对白居易说出一段话“就光这一点,你就超过了李白”。意味深长!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