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今晚地球熄灯一小时,说说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些事
如果你今天在上海,晚上想去看看灯光璀璨的外滩夜景,可能会失望,你会惊讶的发现两边的景观灯都没有开。恩,因为今天外滩很有可能参与了一个活动叫”熄灯一小时“。
”熄灯一小时“又叫”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
对,没错,就是今天晚上8:30。对于上海这么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这样的活动肯定是会响应的。当然,关闭的也只是景观灯,其他的你该干嘛干嘛!你要是也愿意,也可以关掉自家的照明灯,响应一下。
对于一个人而言,水和食物是赖以生存的基础,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没有电也就意味着没有水和食物,电是目前维持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最重要基础。越是发达的社会或地区,对电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如果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停电,所遭受的损失不亚于一次核弹攻击。
即便是停一个小时,也对这个城市的应急机制产生极大的考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一个小时不用电,也许熬熬就过去了,那如果2个小时,3个小时呢?。。总而言之,没有电的日子是无法想象的。
但我们换一个角度,人类的第一台发电机是由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所发明,人类用电的历史也才200年不到,而以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文明有几千年,在没有电之前,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想象不到的过去
在古代,人们是以燃料燃烧所形成的火焰作为光源的照明工具,包括火炬、油灯和烛台,在外出时则以火把、灯笼等照明。我们从”灯“这个字就不难看出,就像一个人拿个一个带火的器具。这种靠燃料点燃的灯是有问题的,首先安全性需要考虑,一不小心就会烧着其他东西,然后亮度也不够,照的范围不够广,还有照明时间也不够长,外出遇到刮风或下雨很容易熄灭。
而对于今天,照明技术已经不再是简单为了照明,灯光在信息沟通上承担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一种氛围和意境,装点我们的生活。即便如此,你是否还记得前些年的霓虹灯,现在也被LED所取代。
在汽车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人们想要出一趟远门是不容易的,你要是进京赶考,没有个三五个月提前动身,很有可能赶不上考试时间。马车从古至今,在很长一段时间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工业革命之前,伦敦就已经是一个大都会,那个时候伦敦街头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马车,走在伦敦的街头,你就能经常看到各种西装革履的英国人,打开一辆马车的车门,举止优雅的帮助女士上车。但你可能想象不到的画面是,这个时候男士还要提醒女士注意马粪,不但如此,那个时候的伦敦,整个城市里弥漫的是一种马粪马尿的味道,这酸爽!对,就是这个味道。
很多年前我在广告公司上班,那个时候设计用的是PS6.0,每次下达一个指令后就看着电脑上的画面从半透明的灰色马赛克一格一格的慢慢显示出来。如果是用到CDR7.0,打开一个大一点的图像文件,至少需要半个小时以上,这个时候我就可以点上一根烟和周围同事聊聊天,然后很轻松惬意的等着完全打开为止。
如果站在今天的视角来回顾过去,别说是古代和那些遥远的年代,即便是几年前的事情都不敢想象。现在人们每天都在玩微信,如果没有微信那该多无聊,但回头又想,没有微信那个时候有QQ啊,没有QQ以前玩聊天室啊,没有聊天室,人们可以写信啊。
你甚至可以回到古代,一群原始部落的人,白天狩猎完毕,即便没有电,没有WIFI,也没有卡拉OK,但晚上一样可以生起一堆火,烤着肉,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围着篝火唱着歌跳着舞,照样自在快活。这个场景怎么这么似曾相识?难道这种生活不是你现在正在向往追求的一种方式?
突如其来的意外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交通的便利,人们越来越喜欢旅行。对于现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去到山清水秀的乡下呆上几天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假期一结束就该返程回家。走的时候,难免会有人心想:如果这辈子不用回城里,就呆在这个地方生活,那该多好?事实真的是这样子吗?
有一天,你参加了某个旅行团,导游带你到了某个心仪很久,风景优美的地方,你玩的非常开心。但是第二天导游突然很严肃的对你说:从现在起,你这辈子就要呆在这个地方,也别指望回家了。请问,当你听到这样消息的时候,你还有心情继续游玩吗?我估计你一刻也呆不下去了,想尽各种方法也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喂,你等会,别急着跑,这不是你最喜欢的地方吗?
城里的人向往乡下,乡下的人向往城里,想吃青菜,是想吃就吃,如果告诉你只可以吃青菜,一辈子没肉吃,估计从得到信息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怀念肉的味道。人们向往的是主动追求和选择的权利,一旦这个选择是被动的,而且要受困于这个选择,这才是可怕之处。
但生活从来就不是按照你的选择去既定发展的,无论你走在什么样的路上,或多或少都会面临意外,但凡跟你想象的不一样都是意外,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要么是惊喜要么是惊吓,失败就是一次意外,成功也是一次意外,或者说是在面对一个又一个意外面前,所作出的一个又一个正确选择,最终获得。
有一种成功叫追名逐利后的淡泊名利,有一种修为叫历尽痛苦后的大彻大悟,人们常说:没有拿起,又何来放下,没有经历,又何来感悟?这话很对,我来说不对的地方,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能不能拿的起,二是放不放的下。
你譬如说痛苦对磨练一个人的心性和毅力有很大帮助,但如果痛苦过多,压力过大,也有可能把一个人逼急了走向相反和极端的方向,或者承受不了干脆就死在了路上。再譬如成功了自然很美好,但是成功也是一种瘾,越成功就越想更成功,你怎么知道到了哪个阶段你就会收手,真正让人收手的很有可能不是更大的成功,而还可能只是因为一次意外和失败。
与生俱来的幸福
有一个故事记不太清,大概是这样: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有一天经过一个海边看到一个看似很贫穷的人在钓鱼,决定要教他成功的秘诀,他说:你这样钓鱼效率很低,挣不了多少钱,你跟我走,我教你更容易赚钱的方法。或者我投资一些渔具,让更多人来帮你钓,这样挣的钱更多。
那个钓鱼人就问:“那我挣了许多钱干什么呢?商人说”有了钱可以做许多事,可以享受人生,到了有一天,当你不再为钱奔波,你还可以回到海滩钓鱼享受生活啊?钓鱼人说:难道我现在不正是在享受这种生活吗?
想必你也知道故事在说什么,但要是真的遇到这个商人,大部分人还是愿意跟这个商人走,包括我,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得好好把握,然后呢?然后就开始创业,从小公司做到大公司,刚开始几个创业团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超大规模的集团。但是你要知道,这一路上的过关斩将,是需要经历各种意外,是要倒下多少公司,才能成就一个独角兽,你凭什么说这个独角兽就是你,而不是倒下的哪一个?
前几天美团与滴滴干了一仗,虽然美团出师不利,但滴滴也不要高兴太早。要知道无论是美团还是滴滴,都是经历多少次死里逃生,才各自独霸一方。滴滴先是和快的,然后是优步,稳占出行头把交椅。而王兴也不是省油的灯,先是百团大战胜出,再兼并大众点评,滴滴的场景很单一,而美团不缺用户,场景更全面,出行还是下游,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
在中国,要说高枕无忧的公司也只有阿里和腾讯,还记得大润发创始人说赢得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那马云赢了么?阿里还在不断扩张,而且动作更频繁,这些动作的背后则体现阿里对未来的担忧。那照这么说,腾讯应该是中国唯一不怕倒闭的公司。虽然每天赚2个亿,但高速增长的业绩也遭遇瓶颈,南非大股东已经减持股份,连抖音的火爆都让小马哥坐立不安。
有一条路叫通往幸福之路,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获取幸福。但如果把幸福当成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又是需要建立在某种条件或基础之上,幸福看上去是那么近,但走起来路只会越走越长,越走越累。人们似乎已经忘记,幸福其实与生俱来,跟获取无关。这就跟篝火跳舞是一种幸福,科技进步了几千年,人们追求了几千年,原来发现,原始人就已经拥有。
飘忽不定的未来
科技的进步让效率大大提升,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和舒适。但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安逸的生活也不见得是好事。
说起意外,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大意外是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每年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是比其他所有因重大疾病造成死亡人数的总和还要多。而绝大部分交通事故都是因为人的因素造成。不过别怕,因为无人驾驶技术会越来越成熟,在未来,因为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可以降低95%的交通事故,这是多了不起的一件事。但你是否想过,不出问题则罢,一出问题就是大问题。
再回到大面积停电这回事,如果大家不过度依赖于电,或者说都是住在农村,蔬菜粮食自给自足,挑水烧柴做饭,别说听一个小时的电,你就是停上一年也没有关系。但是在城市里,就是现在,你要是停上一个小时,后果实在太可怕。
再回到个人,人们住在空调房里,吃着火锅唱着歌,好不自在逍遥。但如果停电了没有空调怎么办?没有网络怎么办?经常住在温暖的房子里只会让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天气稍微变化一点可能就适应不了,这对于人的未来自身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原来没有微信也一样过,现在让你没的玩就更无聊,那有微信是好事还是坏事?叫个外卖很方便,但要是突然外卖没有了,也许煮个方便面都够呛,哦,对了,方便面已经快要被淘汰了。
也许你会说,科技总是在进步,这个社会只会变得更安全。但这种大规模的集成和协调效应,从大的范围和角度是会越来越安全,但人作为一个个体,个人的抗打压的能力会越来越小,不出事则罢,一出事影响范围则更广,伤害更大,甚至可能一锅端。未来总有飘忽不定,意外和明天,究竟哪一个会先来?
抬头仰望的星空
“地球一小时”活动其实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重视节能减排,爱护地球环境。因为地球正在变暖。可问题是地球真的是在变暖吗?
十年前,戈尔(克林顿时期的副总统)曾拍了一部纪录片叫《难以忽视的真相》,呼吁人们关注全球变暖问题,纪录片片上有这么一个画面“一只北极熊被困在一小块冰上,周围都是水”,这个画面我印象非常深刻。人们相信是人类过度排放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又是北极冰川融化的元凶,同时对北极熊的生存造成危机。而后来才知道,真实情况是北极熊的生存并没有受到全球变暖太大的威胁,
有科学家估计,就是戈尔拍电影的那一年,因为冰的融化造成北极熊死亡的,大概只有一两只。这还不算,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其实对全球气候影响并不大,影响最大的是来自太阳,地球现在是不是在变暖还有待考证。
还有人们常说的能源枯竭,说石油再开采100年就会枯竭,没有石油还有天然气,没有天然气还有可燃冰,没有可燃冰还有许许多多的能源没有被开发而已,能源枯竭也只是人们的假设。在人类强大的科技面前,环保、能源、地球变暖压根都不是问题,那问题是什么?
问题是人们如果一味过度索取,一味的发展科技,一味的填满自己的欲望,也许有太多的美好值得期待,但很有可能会迎来一次意外。地球一小时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它的意义其实并不在于人们多爱护了地球,地球的抗打压能力远超于人类的想象。
无论过去多少年,地球照样好好的,只是也许并不适合人类存在,即便没有人类存在,也会有其他物种生存,这就跟以前的恐龙时代是一个道理。
人类需要救赎的是自己,爱护的是自己,人们需要熄灭的不只是一盏两盏灯,而是需要熄灭一些内心过去索取和不满足的内心欲望,尽管并不缺乏能源,或者说真的也节约不了多少能源,但我们依然要学会节约,既然要熄灭。
当更多人熄灭了灯,放下手机,抬头一看,漫天的繁星,那是久未谋面的风景,原来是那么的浩瀚。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