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目标如何实现?把它改了就行!


电影《喜剧之王》有这样一个经典场景:

张柏芝与周星星一夜温存,离开的时候周星星追了出去:“你去哪里啊?”“去上班啊”“不上班行不行啊?”不上班你养我啊?“”我养你啊“”你先养活你自己吧”

嗯,挺感人的。

那么,他们究竟在聊些什么?

目标=动机+现实+时间

我们先来回顾:

什么是动机?两个为什么的问题。

1、一个是达成目标为了什么?

2、一个是为什么要达成目标?

怎么找动机?

1、正推 向未来找答案

正常版:找到达成这个目标的下一个或邻近关联目标

终极版:找到达成这个目标的下下个或终极圆满目标

2、倒推 向过去找答案

正常版:找到生成这个目标的上一个或邻近关联原因

终极版:找到生成这个目标的上上个或起始动念初心

再来继续:举个例子:

我想去哈尔滨,这是目标,那么我怎么去呢?

1、动机不同 方法不同

我为什么要去哈尔滨?去哈尔滨不是最终目的,一定有别的原因。

如果是找多年失散的亲友,那就耽误不得,马上就去做飞机。

如果是旅游,不在乎目的地,在乎沿途的风景,可以慢慢开车。

如果是挑战自己,磨练意志,那就背上行囊,来个千里走单骑。

2、时间不同 方法不同

你想要去哈尔滨,考虑一下时间因素

如果是想一天就到,飞机和高铁都行

如果花上三五天无所谓。那就自驾车

如果花上三五年也在所不惜,骑单车也未尝不可。

3、现实不同 方法不同

除了动机,时间,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口袋里有没有钱,这是现实。

如果不差钱,那就做飞机头等舱或高铁商务座

如果想节约一点,仔细看看最近有没有打折机票

要是没有钱,绿皮火车硬座过去,实在不行就骑自行车。

那么问题来了,你让我做绿皮火车,呆上十几个小时还行。

要是让我骑自行车去,这也太痛苦了吧?

我还要上班养家糊口,路上花个几个月,那不是省钱,是更费钱,怎么办?

这个时候你就要认真思考一下,还要不要去哈尔滨。

关于目标,固有模式是,目标就是要势必达成。

人们总是研究如何达成的各种方法、策略。

却鲜有人认真思考目标本身的意义和合理性。

目标的合理性也与这三者息息相关:

1、动机不同 目标不同

既然去哈尔滨不是最终目的,是达成下一目标的途径。

我们就可以反过来考虑去哈尔滨的唯一性?

还有没其他地方可以去会更好?

我可以去哈尔滨,说不定还可以去东京?

哈尔滨未必是唯一途径。

2、时间不同 目标不同

再来说时间对目标的影响,如果你时间充裕。

你考虑的是怎么去,不同的时间周期可以采取不同的交通工具。

但如果时间非常紧迫,去哈尔滨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就是坐火箭也不行,那你就想想是不是考虑

其他地方。你只有1天假?就在附近转转吧。

3、现实不同 目标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有大目标,有小目标,但无论目标大小,都需要结合自身实际。

有人会高估自己,不切实际,有人低估自己,不求上进。

真正的目标是基于现实之上的诸多可行性。

这样的目标才靠谱。

说起目标,人们总会联想到两点:

1、目标一旦设定,不能轻易修改

2、目标一旦设定,就要势必达成

这话是对的,但不全面。

最怕两种人:

1、读死书

2、认死理

我们一起屡屡目标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和因果。

1、目标拆分

一个目标,无论大小,都可以被拆分成更小的目标,那么更小的目标在原目标面前就是方法。

在维持原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想要更好的达成,就需要不断调整小目标,也就是调整方法。

你能拆分到多小单元,就意味你能找到的办法有多核心,也就是当务之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

2、目标汇总

目标一个目标,无论大小,上面都很有可能存在更大的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再更大目标面前就是方法。

既然是方法就未必是唯一性。想要更高的达成,就不排除修改这个目标,也就是修改目标。

你能联想到多大目标,就意味着这个目标是否具有合理性,也就很有可能变成需要修正的方法。

方法就是目标,找方法就是找目标,改方法就是改目标。

如果你能在某一个阶段性目标中理解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那么恭喜你事业发展潜力巨大,这就是事业的修行

如果你能继续上升维度从始至终,理解初心与圆满的关系

那么恭喜你智慧等级极具潜质,这就是人生的修行

天啦!我都搞糊涂了!那我究竟要不要去哈尔滨?

别急,最近复仇者联盟3即将上映,里面提到6个宝石:

分别控制力量、时间、空间、灵魂、现实和心灵。

我们目前提到了目标的三个要素:

时间、现实和动机(灵魂)。

明天先从现实宝石开始解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