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究竟是谁抬高了明星天价片酬?
近日,一则联合声明将明星“天价片酬”再次推上娱乐风口。
8月11日,11日,三家视频网站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携手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共同发布“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
抵制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影视行业乱象,倡导成本用于制作,投入服务品质,演员戏比天大的行业风气。
声明表示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其总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看到这则消息,小师我笑了。
按道理抵制明星天价应该是像万达、华谊、乐视这样的电影制作公司干的事,或者说更应该由腾讯影业或阿里影业站出来才是,(提醒:无论是腾讯影业还是阿里影业,与腾讯视频和优酷是集团内部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
怎么他们没出声?反倒是像爱奇艺、腾讯视频来发声明?
再说,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是中国最牛的三大视频网站,那是同行如敌国,谁也不服谁啊!
还记得去年某个时候,优酷与腾讯视频的同事在某个招商会上大打出手的新闻,怎么这次达成一致意见?
我们再来看下后面这几家不知名的小的影视制作公司,他们又是怎么又傍上视频网站大佬,一个鼻孔里出气?
外行人看热闹,小师看的是门道。
一份正义声明背后隐藏的玄机
视频网站与电影制作公司的盈利模式不同,电影制作公司靠的是票房收入,而视频网站靠的是流量和会员制收入,电影公司经常会请明星搞大制作,而视频网站更多的是用新人制作低成本的网络自制剧。
当然,视频网站也会买下映以后的电影版权,购买的版权费更多的应该是参考热映指数,而不是电影投入成本。你想,你投入再高,票房不理想,我干嘛花大价钱去买,用脚指头也能想的明白。
所以,对于视频网站而言,这则声明抵制对象更多的是针对这些网络自制剧的演员。我晕!
网络自制剧演员本来就是些不出名的新人,价格也不会高到那里去,干嘛还得抵制?这你就不懂了。
对外,这是为了响应广电总局号召和广大人民群众呼声,应个景,你可以理解为公关手段或营销造势,你可以理解为就是一场秀。
对内嘛,更像行业协会内部的一份自律文件声明,就譬如某个五星级酒店行业协会,大家坐在一起商量,一桌婚宴价格不能低于3000,谁也不能低了这个价。
所不同的是,酒店协会面对的是新人消费者,视频网站面对的是演员,一个制约打低价,一个防止抬高价。三家可都是有钱的主啊!
对了,忘记说后面那几家影视公司的事,公司小钱少,压根也请不起大明星,难得被视频大佬看的起,一起站个台背个书,何乐而不为?
究竟是谁推高了明星天价片酬?
一直以来,明星片酬向来是娱乐圈的焦点话题,备受大众关注。
小师找来一张明星片酬榜单,其中成龙、周荣发,以8000万片酬位居电影片酬榜首,杨幂、吴亦凡、李易峰、鹿晗等明星以1亿片酬,位居电视剧片酬榜首。
一个亿!什么概念?
这是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拼死拼活一辈子也无法累积到的财富。而一个明星戏子随便背几句台词,演个戏轻轻松松就把钱给赚了。
这是赤裸裸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啊,怎能叫人不气愤!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电影制作公司傻啊?哦,你周润发要8千万我就给你8千万,难道他们不可以请赵润发,张润发,刘润发?请胡小师也可以啊!
对了,忘了告诉你们做明星一直是我的梦想,而且我极具表演天赋,只不过我低调我不说。请我免费,提供盒饭都行。
价格与价值
我来普及下两个经济学常识:
1、决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是成本,而是价值
人们往往会把一件商品的价格会和成本联系,买东西时我们经常会问:“你这件商品成本才多少钱,凭什么卖这么贵?”成本只是商家在制定价格时所考量的维度之一,真正决定价格的不是成本,而是价值。
据说,一台IPHONE手机的成本是在500元左右,而定价却超过5000元,一个奢侈品包包成本也不过几百元,售价却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买的人那么多却很少有人去关心成本?
因为人们觉得值。
你要说成本,建筑工人每天风吹日晒,辛苦工作,劳力成本很大吧?赚的只是辛苦钱。电影公司请哪个明星,愿意花多少钱只有一个原因:
值。明星就是票房的保障。
当然,你要是说哪个明星跟哪个导演或者老板有一腿,这就另当别论,其实也是值不值的问题,你说对吧?
2、决定商品或服务的价值不是功能,而是供需
说到价值,很多人就不理解了,你说IPHIONE手机比其他手机卖的贵,可能更好用,使用价值更高还说的过去,一个奢侈品包包卖那么贵?难道还能防雨防晒防弹?
价值不等于使用价值,古董那么贵有什么用?人不喝水会死掉,价值巨大,为什么那么便宜?决定价值的不是功能,而是供需,或称之为稀缺性或不可替代性。
供大于需则便宜,供小于需则贵。奢侈品包包的价值跟实际功能没多大关系,它巧妙的制造了少数人拥有,多数人羡慕的价值需求,换句话说它满足了人们的炫耀价值。
这不对啊,明星也非常多啊。是的,小明星的确多,那些艺校毕业的帅哥美女每年是一茬又一茬,更多。有多少人愿意花大价钱请他们呢?你知道外围是什么意思么?
恭喜你,你果然是有故事的人。
明星就是稀缺性资源,越是大明星就越稀缺,自然价格不菲。这不是哪个人坐地起价做能主宰,而是由市场决定。
价格歧视与社会公平
从经济学角度,所有行为都可以归纳为商业行为,不仅仅是我们熟知的商品和服务,包括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人情世故。只要这件商品、服务或行为具有稀缺性,就会产生价格。
根据稀缺程度,产生价格歧视。价格歧视不是贬义词,而是区别对待。
先说市场就业,不同的行业职业劳动报酬是不同的,有的人累死累活一天挣不到几个钱,有人躺在那里轻轻松松数钱,劳动报酬千差万别,这是价格歧视。
再说人情世故,这个一般人很难理解。譬如某个朋友结婚,你要出份子钱,但是出多少呢?如果平时没什么交集,就出少一点,关系不错,就多出一点,一定会有区别,这也是价格歧视。
还有公共服务,政府提供公共交通服务,你做绿皮火车价格就便宜,你做高铁价格就贵,一等座二等座商务舱价格还相差几倍,一定会有区别,这还是价格歧视。
说道歧视,人们一般很难接受,尤其人们往往会联系到弱势群体被歧视,其实不单是穷人,富人也会被歧视。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吃个火锅商家让你发朋友圈可以打8折,你有钱不愿意发就不打折这是价格歧视,这不算有钱?
你有钱是吧?时间宝贵,坐飞机买头等舱,别人排队你绿色通道VIP,最后上最先下这不是价格歧视是什么?
从市场角度,价格歧视的是富人,富人通过更高的价格买到差不多相同的产品,譬如包包,交通等等。
富人之所以愿意花钱买单,因为获得了除了实际使用价值以外的价值,你可以理解为面子,对。从这个角度,穷人以为歧视了自己。
虽然从市场和价格上会有歧视,但从情感或人性角度,人应该是平等的。
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这就是社会公平。
人们对于明星天价片酬之所以愤愤不平,包括其他一些社会现象,不是仇富,而是不均。
前面讲过,不均跟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能力、机会有关。不均是由市场稀缺性所主导。
明星之所以天价,跟明星的这个产品市场的受欢迎程度,跟明星的稀缺性,跟明星的个人能力有关。
你想想,你如果不喜欢这个明星,这个明星又怎么会红,这个明星不红,电影公司怎么会出高价,是你的喜欢造就了明星的高价,你又喜欢又嫌弃高价,这不自相矛盾?
明星挣得再多,这是他们应得的,这是市场决定的。明星交重税也是应当,谁叫他们能挣那么多,必须歧视。
社会的公平性体现三个方面:
1、优势群体的赋税加重
2、公平的教育就业机会
3、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我们更应该把焦点放在不是明星挣了多少钱,那是他们的本事,交不交税是政府职能监管部门的事,而是呼吁更多的教育就业机会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和保障。
抵制明星天价片酬有没有成效?
近日又有爆料,杨幂和霍建华在今年5月份刚开机的电视剧,其中杨幂的片酬已经由原来的报价1个亿降到2700万,直降73%,而霍建华由原来的1个亿片酬降到了2500万左右。媒体还用了整治片酬成效初显这样的字眼。
看到这,小师又笑了。
杨幂又不傻,你降到2700万是吧,这好办,我需要请某某化妆师,她很贵,要1000万,某某摄影师,更贵,1500万,还有我的车子接送要升级,我要用我的专职司机,其实呢?
化妆师只需要10万,摄影师20万,唉,也许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想不到更好的点子,反正大概意思就是变着法子把这钱给要回来。
在一个相对确定的市场价值下,当你人为的干预市场行为时,只会造成一个结果,就是原本台面上的帐走到台面下,让我多交税也没关系,这个税也会变着法子让制作方来买单。
不要觉得是明星贪婪,今天红明天不一定还红,能挣钱为什么不多挣,人性皆是如此。是你你也会这样。
一个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从来就不是谁挣多挣少,而是原本该挣得钱,不给他挣,原本就是市场行为,却遮遮掩掩,以至于台面上一片歌舞升平,两袖清风,背地里却产生了更多可操作的空间。
看似维护了正义,其实离正义越来越远。
举个例子:排队
如果大家去一家餐厅吃饭,不同的号价格不同,太贵了我穷我去别家还不行?歧视我吧,我很欢迎。
但不以市场定价方式后,有钱人的门路和方法更多,认识老板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什么时候走了后门进去你也不知道。
而正因为这种表面上的维持公平或管制,却滋生了更多腐败或暗箱交易的温床,人们常说的灰色收入就是这么来的。
到时候,受歧视的或者利益受损的还是穷人。
明星的路子广的很,这点事情难不到他们,当然是不是杨幂现在不火了,借此话题说事倒不是没有可能。
有市场就有价值,有价值就有人能想到办法,最好的办法是拿到台面上来说,让权利摊在阳光之下。
当然,抵制明星天价片酬也不是没有办法,电影公司可以向漫威学习。要说天价片酬,非漫威钢铁侠小罗伯特莫属,片酬高达1个亿。
当然,没有钢铁侠就没有漫威电影宇宙,没有漫威就没有小罗伯特的今天。人家漫威可不会动不动说抵制他,人家用的是市场行为,让钢铁侠再复联4中死去,光荣下岗,最后还能大赚一把,这叫抵制的有水平。
国产电影公司们好好学学吧。
你的一张电影票决定明星片酬
电影公司高价请明星拍电影,不一定就能票房大卖,前不久的阿修罗,据说投资几个亿,请刘嘉玲刘家辉主演,还不是一样被扑街。
明星也很有可能会成为票房毒药。小成本电影不请明星也有可能票房大卖,现在的机会甚至已经到了一半一半,但为什么人们还是乐此不彼的请明星来演。
请明星有可能失手,但用新人失手的概率或可能性更大,认知是有成本的。
机会成本与试错成本
有一句话非常受欢迎,叫向有结果的人学习,因为结果不会说谎。
人们为什么愿意向有结果的人学习?他一次有结果代表次次有结果?他有结果你跟着学就代表你也有结果?
原因在于机会成本,你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那些没有结果的人是否能帮到你。
电影公司请明星,也是这个道理,她是明星她以前票房就高了,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给新人去试错。
这是人的一种思维快捷方式。
但同时也是一种认知偏误。
以前没结果不代表以后没结果,以前是新人没准以后成为大明星,世界的精彩之处也正是这里。对了,这些年你被有些所谓的“结果”的还少吗?
从电影公司角度,除了请大牌同时还需要有慧眼和智慧去挖掘新人,从我们作为观众而言,除了看明星还要学会去欣赏小众或冷门的电影。
小众电影与独具品味
虽然我也非常喜欢大制作大明星大电影,但我更喜欢找些相对冷门的小众电影来看。
如果不是这样,怎么能在和你分享交流时体现我的独特品味和思想才华呢?
跟着别人的脚步,也走的安全,但只会活在影子之后。
多看看不同的事物、观点和角度,也许会打开一片新的天空。多看些小众电影,就等于给更多新人演员机会,这难道不是在给自己更多机会?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