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勤劳真的能致富?懒惰才是成功的唯一秘诀!
又有一段时间没更新了,让你久等。
工作忙?
不是。
最近是在搞一个有意思的项目,但写文章的时间还是绰绰有余的。
那是江南才尽,无话题可写?
更不是。
我这人有一个特点,无论是听到看到接触到任何一类资讯或话题,只要我愿意,我都可以洋洋洒洒高谈阔论一番。
要深度有深度,要广度有广度,那都不是事。
而且更可怕的是,我的大脑和正常人不一样,一天24小时都会冒出念头、想法和看法。
你可以称之为文思泉涌。
那你为什么不多写写?
真正的原因
因为懒。
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话题以后慢慢讨论,但有一点可以确认:
人之初,性本懒。
一、人为什么会懒惰?
先从大自然找答案,我们先看其他动物,有两种动物引起我们的注意:
猫和树袋熊。
猫天生一幅懒洋洋的样子,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睡觉,人们形容一个人懒就如同一只懒猫。
猫真的很懒吗?到了夜晚,猫的动作十分敏捷,说时迟那时快,电光火石之间一只老鼠到手。
白天猫懒洋洋是为了积蓄体力,是一种竞争策略,为了致命一击。那树袋熊呢?行动迟疑,动作缓慢,非把你急死不可。
树袋熊也是昼伏夜出,虽然不像猫那么身手敏捷,人家吃的是树叶,没那么大的爆发力。
动物生活的目标是为了获取食物和交配,猫到春天才会进入发情期,那平时不捕捉食物的时候能干什么呢?
不如睡觉,简称懒惰。
人亦是如此,最早的人类别说理想追求,连基本的娱乐活动都没有。
在采集狩猎时代,捕捉一只大型动物是需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尤其到了晚上更危险,那人们可以做什么呢?
除了围着篝大块吃肉,唱唱歌跳跳舞,然后呢?造小孩。
其余时间呢?其余时间就用来懒惰。
总结一下,人之所以会天性懒惰,是因为
1、现实所迫
2、竞争策略
但光捕捉几只猎物是不够的,这不又多造了几个小孩,食物不够吃。
懒惰下去会出人命,于是即便再危险,人们还是需要出击,一个地方猎物捉完了还要换到另外一个地方,
除了捕捉猎物,人们还要改进工作方法,于是学会了种植养殖和畜牧。
但无论如何,一旦食物充裕,人们便开始懒惰,因为工作太危险,太苦逼,人们需要珍惜闲暇时光。这个时候懒惰变成
1、娱乐方式
2、劳逸结合
懒惰也因此成为安全、舒适、悠闲和惬意的代名词
于是,人们从骨子里喜欢上懒惰,被刻录到基因里,成为潜意识。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你是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也就罢了,你是一个健康正常的成年人,有力气,但别人都在捕猎,
你一个人呆在家懒惰那可不行。除了需要制定规矩,还要加强舆论宣传,譬如勤劳致富。
二、勤劳致富的骗局
懒惰是导致贫穷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你天天在家坐吃山空,既不努力又不行动,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吧。
那勤劳真的能让一个人会致富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
农民伯伯很勤劳,你见过几个农民很富裕的?街上的清洁工,建筑工人,顶着烈日辛勤工作,他们富裕了没?
我这样讲不是职业歧视,相反我非常尊重这些职业,但对于勤劳致富这种说法,我表示严重怀疑。
勤俭也许能持家,但勤劳不能致富。
生活中的谎言实在太多,包括:勤劳致富、好事多磨、薄利多销、好人好报、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那究竟是谁编织了勤劳致富的谎言?
很明显,是一个懒人说的,因为只有别人足够勤劳,才能满足他们的懒。你可千万别鄙视这个人,这个人很有水平,因为
三、懒惰是一种智慧
回到打猎,你想,打猎耗费体力,而且容易受伤,搞不好小命就没了,如果大家都去打猎,我就负责做在家吃,多好啊。
可是谁不想这样呢?你要是没其他本事,偷个懒在家,回来不但没食物吃,吃了你都有可能。那咋办?必须采取策略。
第一,如果我可以预判哪里有猎物,他们每次按照我的方法去打猎,一定成功,这样我就不用去了对吧?
第二,如果打猎的都是我的老部下,是我带他们出道的,他们理当孝敬我,我当然可以不去。
这里涉及两种办法,
一是凭能力,
二是凭关系,
当然有能力就有关系,关系也是一种能力,彼此相互依存。你还可以跳大神,虚张声势,短期内好使,小伎俩玩多了,迟早被识破。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谎言说上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
四、勤劳是一种假象
在生活中勤劳的人大有人在,你怎么说人都是懒惰的,有人表示不服气。
殊不知,勤劳其实只不过是掩饰懒惰的一种假象,亦是懒惰的一种。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好,既照顾饮食起居,又是陪读接送,你不能说父母是懒惰的吧?
还真不一定。有些父母之所以想孩子好,是因为自己没活出自己想要的,想孩子替自己完成,这不是懒惰又是什么?
那好吧,那如果父母自己很出色呢?
自己很成功很出色是一回事,但教育孩子也是一项技能,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
时间和空间维度不同,有了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请问又有几个家长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无非是以工作忙,以花钱请老师或者各种培训班的名义,来掩饰自己的懒惰而已。
五、懒惰是一种认知
很多人误以为自己很勤快,其实这种勤快则有可能是其他一种懒惰。勤劳和懒惰是建立在对一件事的认知。
对于我写文章来说,我自己觉得懒,有人也许觉得我勤快,或者说我有时候晚上可以写文章写个通宵,对于有的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但做家务勤快的人多的去,我可是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人,你又如何评判谁勤快谁懒惰。
懒惰和勤快只不过是建立在不同人对不同事情上的认知,你喜欢你在意你就勤快,你抵触你认为没用你就会懒惰。
还有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勤劳,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懒的方法,你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懒。
如果他多花点心思放在如何懒的基础上,也许就不用那么勤劳了。当然,对于想他勤劳工作的懒人来说,这个方法还是不能教。
六、懒惰的层级等级
尽管如此,懒惰也是分不同水平的。
你不动手懒你可以动脑,你自己不干但是你得会管理别人,手也不动,脑也不动,啥事不会做,游手好闲,那才是真正的懒惰。
而高手的懒惰,总是为了鼓励和激励更多人勤劳,来满足自己的懒。
譬如他可以通过分名分利,也可以激情演说,又可以给别人启发和教育,让更多人参与行动当中,不就满足自己的懒吗?
懒不是罪过,前提是你得懒的有水平。
七、懒惰才改变世界
勤快或许会让生活更美好,但懒惰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既然懒惰是人的天性,谁要是能解决更多人懒惰的问题,谁就意味着获取更大的财富和成功,减肥太辛苦?
吃个药丸减20斤好不好卖?学习效率太低,掌握一套方法立竿见影受不受欢迎,
马车太慢,想到了汽车,汽车还是慢,那就火车,火车还是不够快?那就高铁,飞机,火箭!
所有效率的提升都是为了解决懒惰的问题,所有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源自于一个懒惰和省事的念头和行为。
千万不要小看懒惰,这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八、活着就为了懒惰
当我们接到一个工作任务,按照正常理解应该是:
1、能做就做,能自己做就不要别人做,能今天做就不要等明天。
恭喜你!洗脑成功。
这是对的,因为你没有找到懒惰的办法,懒惰的办法是:
1、能别人做就不要自己做,能明天做就不要今天做,最好是能不做就不做。
别以为这三句话教坏人,它包含了更为深刻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当然,如果你的境界水平不够高,的确会误会这句话的本意。
还是当我没说把。
你可以记住最后一句话:
人活着就是为了懒惰,但你必须很勤劳的找到实现它的办法。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