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我不是药神】凭什么豆瓣评分9.6?
电影【我不是药神】火了,上映4天破10亿,豆瓣评分高达9.6。
吃过晚饭,爱人提议今晚就去看这部电影,我说好啊。
嘴上说好不代表我就真的想看,我对国产电影一直就不太感冒,更别说徐峥,什么泰囧港囧,狗屁不通。
老婆喜欢那就陪她看看呗。
看电影有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陪看。
再说,我也有点好奇,
要知道,票房高的国产电影不稀奇,但评分如此之高,罕见啊。
叫好又叫座的华语电影,要数那还得是十几年前的《无间道》。
网上还有人评论说这部电影能让人笑着进场,哭着离场,
这,这泪点也太低了吧?
实在不好意思,
看的过程中我和我爱人都哭了,影片不仅感人,而且让人深思。
于是,便有了这篇影评。
【我不是药神】的确是一部近些年难得一见的好电影。
1、真实与痛点
我平时不太爱看国产电影,其中一个原因是题材的局限性。
不是所有故事都能拿来拍电影,这是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查机制。
古代大戏清宫戏,正史野史,扒了一遍又一遍,抗日剧手撕鬼子,左撕右撕,撕了一茬又一茬,这没问题,
你可以魔幻,也可以爱情,主旋律题材当然是最好。
但你想拍些现实题材,需要慎重。尤其是涉及一些社会阴暗面,最好别碰。道理大家都能理解。
还记得几年前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蜗居】,由于题材带有一定的敏感性和误导成分被临时叫停。
电影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它需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是好事。
对于电影本身,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题材的局限性会限制一定的想象力和创作空间。
而在所有电影题材中,最能引起人们强烈共鸣的,要么是获得现实层面的同理性,要么是取得人性层面的同理心,同频才能产生共振。
电影【战狼2】之所以受欢迎,就是激发了中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同理心,但从现实角度,中国特种兵与雇佣兵的海外作战,还是值得推敲和斟酌的。
电影【大鱼海棠】虽然完全脱离现实,讲述一个完全虚幻的世界,但从人性的角度,对爱情的自由渴望和生命所承担的代价,值得思考。
而这次【我不是药神】题材则十分大胆。
它讲述一群白血病患者,一是只能靠药物来维持生命,而这些进口药又过于昂贵,以至于很多人吃不起,活不起的故事背景。
要知道,医疗、教育和住房是老百姓最关注也是目前争议最多的话题,
尤其是医疗。
你想,房子大点小点,买的租的至少能住,学校近点远点,好点坏点至少能读,而人一旦生了病,你总不能不去看医生吧?
感冒发烧也就罢了,要是一场大病,需要承受的可就不仅仅是心理负担,还会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
很多家庭很多人因为一场病,人生就此改变,一夜回到解放前。
无论是这类社会群体还是看病难,吃药难这一社会现象,都是真实存在的呀。
所以,这部电影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因为它直接戳中许多人的痛点,人们更能感同身受,真实才能打动人。
这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但同时让我在观影的过程中一度怀疑这部影片是怎么通过审查的。
就凭这点,让这部电影多了某种意义,电影的上映意味着中国电影一个不小的进步。
白血病对于国人并不陌生,这可是与癌症、艾滋病一起,让人谈之色变,上了一点年纪的人应该都还记得最早日本进口的一部万人空巷的电视剧叫《血疑》。
影片的真实不仅仅是揭示了这一可怕的疾病,
连影片中虚构的昂贵药物【格列宁】,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叫【格列卫】,
电影上的进口制药厂叫【诺华】,而还真的有一家制药厂叫【诺瓦】,
我还特意上网查了一下这药的价格,的确昂贵,欧美售价都在万元以上,而印度生产的价格是在980。
查完之后,对影片的编剧和导演肃然起敬,
对于电影情节,你可以完全虚构,但起码要逻辑自洽,尤其是对于人们熟悉的常识性知识的把握,是需要严谨态度的,就考验创作者的功底了。
这不仅让我想起【泰囧】中那瓶让水变油的神秘配方,完全瞎掰。
2、人性与思考
影片的真实不仅仅是题材,还包括人性的刻画。
在绝大部分电影和故事情节中,一定会有两种角色,正派和反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人和坏人。
遇到英雄人们会欢呼,遇到坏蛋人们会憎恶。但其实这些并不真实。
电影里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种美化或丑化的艺术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正派和反派是不存在的,好人也会干坏事,反派也有善良的一面,没有人拥有完美人格,
即便是佛陀,也做不到普度众生。
还有那种十恶不赦的坏人,就像蝙蝠侠里面那个绝对奇葩的【小丑】,在现实生活中也几乎不存在,这才是更真实的世界。
【我不是药神】的主人公程勇,导演并没有一开始就为其设定为高大上的光辉的形象,
影片一开始就出现这家伙打女人和律师的场景,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谁,再到后面为了自己利益,丝毫不顾及曾经同甘共苦的小伙伴,将所有人出卖,简直就是个人渣。
之所以后来宁愿自己贴钱也要卖药救人,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自私导致病友的死,再加上黄毛的忠肝义胆,激发起其自身正义、无畏和大爱的一面。
那么问题来了,请问程勇卖仿制药这件事,究竟是对还是错?
如果是对,这毫无疑问是犯法,犯法的事情怎么会是对的?
如果是错,宁愿一个月赔上几十万也要买药救人也是错?
那是谁的错?
电影里有不少充满矛盾和争议的地方,
1、程勇的妻弟警察,在办案过程中,先是秉公执法,当了解仿制药能救人的时候,开始消极办案,在和程勇的相处中,先是因为姐姐的事要痛扁程勇,得知真相又佩服其姐夫。
2、局长从头至尾责成警察快速破案,丝毫不考虑仿制药给病人带来的好处和贩卖者的真正动机,的确有点不近人情,但法律就是法律,警察维持的是秩序和法律的权威,这没错吧。
法大于情究竟对不对,大家可以见仁见智,但那是立法机构的事。
3、张长栋卖假药害死人,这家伙是坏蛋吧?
可他被抓后硬是没把程勇供出来,这算不算是良心发现?
4、那么多病友在被抓后,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供出贩卖者是谁,是不是表示他们就代表着善良和正义的一方?
包括那个老奶奶对警察说的一番话,直戳泪点,但难道这一切都是社会的错?
5、当然,如果说电影有假想敌,制药公司就是千夫所指,是他们为了追求利润故意抬高了药价。
连印度那些救人的仿制药都不得不被迫停产。那既然这样,各国政府为什么还要护着他们?
难道他们是一伙?
我的四点思考:
1、利益攸关是最好的善意
所谓的善恶是角度和立场,在利益攸关面前,人们选择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所谓的善恶不过是各自表述。
生死攸关,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善,也能释放最大的恶。
2、你瞧不起我,我还瞧不起你
徐峥问过黄毛一句话,你是不是瞧不起我?
徐峥有多成功,黄毛有多失败,原来,再成功也担心别人瞧不起,再失败依然可以仰起高贵的头颅去瞧不起别人,
灵魂是对等的。
3、世界上最难治的病是穷病
这是卖假药的张长栋说给徐峥听的,别小看这句话,
它揭示了这个世界一个残酷的现实,
富人是少数,穷人是多数,
只是小部分富人不提,大部分穷人不愿意去面对罢了。
4、电影不仅仅是娱乐,还有思考
看了这部电影,徐峥演的不错,但更应该记住导演,
一个叫文牧野的人。
从这部电影看懂一些他想表达的东西,
有些他能拍,有些不方便拍,有些我能讲,有些不方便讲。
这小子将来有前途。
电影,不仅仅是用来娱乐,还有思考。
票房高不一定是好电影,影评高则一定是。
各自体会。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