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年轻人应该先创业还是先上班? 胡小师 3个月前 (07-02) 153浏览 年轻人应该先创业还是先上班? 网上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来自于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在接受红杉资本沈南鹏专访时一段对话: 大概意思是说年轻人应该先选择一家与你价值观一致的公司,工作个几年,等有了激情、热爱和工作经验之后,再全力以赴的去创业。 第二种观点来自于樊登读书会樊登老师的一次公开演讲,在樊登老师看来: 打工的风险要远比创业高太多,打工是一种极其脆弱的赚钱模式,一旦失业就断了整个经济来源,而创业却可以反脆弱,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 如果你要问我以上的这两位导师,谁的观点更有道理? 我个人认为,这两位导师讲的都对,而且,不仅仅是这两位导师讲的都对,只要是在网上针对此话题,所发表过的各种观点、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道理,你都可以正着讲,反着讲,正所谓:观点不分对错,只是观察的角度或立场不同。 但是,如果非要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中,找出一个更为确切的答案? 又或者说有没有一种更好的解决办法,能够平衡上班和创业这两者之间的优劣? 答案是有,不仅有,而且我个人认为,这种办法更为符合当下的就业形势,以及能够满足更多年轻人的创业需求,这种办法就叫“边工作边创业”。 “边工作边创业”并不等于人们常说的“兼职创业”,兼职创业的主要特点还是以工作为主,创业为辅。 而“边工作边创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把工作和创业给调换了个位置,工作为辅,创业为主。什么意思呢? 譬如说,你是一个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先不要盲目的去找工作,而是要在找工作之前,就把自己的创业方向、创业项目给确定。 然后,你再根据这个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等去寻找对标,找到对标之后,你还是不能马上创业,而是先去到对标的这家公司去上班,去“当卧底”。 等你在摸透了这家对标公司的各种套路之后,然后再跳出来自己创业,这才是“边工作边创业”的完整思路。 为什么要采取“边工作边创业”的这种模式?它的好处是: 其一,既然创业要比上班更有前途,我们就更应该把创业作为首选,它能减少年轻人在职场上的摸索时间,你想到哪里去,就从那里开始。 其二,既然创业要比上班更有风险,我们不妨把工作作为创业的一种铺垫,通过在工作当中对创业项目的各种验证、评估、学习、改进等一些必要的措施之后, 再来全力以赴的为创业做冲刺,既能有效降低创业风险,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一举两得。 但是,当我们在采取了“边工作边创业”的个人商业模式之后,我们必然就会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当我们在确定好自己的创业项目之后,却发现在现有的市场当中找不到一个好的对标,又或者以自己的现有能力,暂时还进入不了这家对标公司,怎么办? 第二个问题是:当我们在成功进入一家对标公司之后,却发现这家对标公司的运作模式跟你当初想象的不一样,又或者你并不能从在这家公司中,学到你真正想学的东西,又该怎么办? 那么,如果你对以上的这两个话题感兴趣,不妨先点个关注,我会在以后的视频当中做进一步的拆解; 当然,你也可以把你对年轻人应该先创业还是先上班的观点、看法,留在评论区,从而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启发; 另外,如果你觉得我以上所讲的内容有价值,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你的朋友,没准对他们也有所帮助; 最后,别忘了给我点赞,我是胡小师,一个专注于新实体升级与新个体创业的连续创业者,下一篇文章,再见! 分享到 0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