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从牵手门事件,谈街拍摄影师不为人知的秘密


“牵手门事件”的大瓜,小伙伴们吃的还过瘾吗?
简单回顾一下:一名街拍摄影师拍到一名中年男子与一年轻女子举手逛街,举止亲密,后将视频发到网上。
结果被眼尖的网友发现,这两人一位是某国企单位的领导,而另一位是他的女下属,且两人并非夫妻,从而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

事情的后续走向,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涉事两人均被停职,并接受纪委查核。然而,由此而引发的各种深挖,热议并未停止。
有人对涉事女子以往的各种炫富与高消费产生质疑,有人对两人这么光明正大的行为,表述不理解,甚至还有人怀疑,这肯定是有人故意设的局?

作为一个知识博主,我对这些八卦新闻一向都不太感冒,但是,在这次事件当中,有一个角色的出现引起了我的注意。

看过我以前文章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我曾经讲过新个体创业与新职业、自由职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就在这次事件,出现了一个与新个体创业关系密切的新职业:“街拍摄影师”。

所以,在这一篇文章,我就借由牵手门时间,来和大家继续探讨新个体创业,以及街拍摄影师的这份职业是如何赚钱的?

街拍摄影,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在那个时候,普通家庭都还买不起照相机、摄像机。

于是,在各大景区,出现了一群专门帮游客拍照的摄影师,这些摄影师的水平都很高,而且还都是国营单位的正式员工。
只不过,那个时候用的还都是胶卷,也没有拍立得,等你回到家,过了十天半个月,你才能收到寄回来的照片。

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摄影作为生活服务的一个类别,走进了千家万户,大大小小的影楼,工作室如雨后春笋。

但是,随着家庭数码的开始普及,尤其是当手机摄影的出现,给这些专业影楼、工作室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生意开始下滑。
于是,有很多摄影师开始从原来的影楼、工作室脱离,单打独斗,成为了一个自由职业者,这份职业还有一个称呼,叫“独立摄影师”。
当然,如果以新个体创业为视角,独立摄影师只是一个统称,跟独立摄影师相关的新职业有很多,其中包括:
婚礼跟拍师、旅游跟拍师、明星肖像师、儿童成长记录师、电商主播摄影师、微信头像定制师等等,当然也包括这条视频重点所提到的:街拍摄影师。
选择做独立摄影师的好处是:不需要店面,不需要团队,一个人一部相机就可以搞定,符合新个体创业对低成本创业的需求。
但是,和其他的独立摄影师相比,街拍摄影师的独特之处就在于:
其一:街拍摄影师多半是出现在城市的繁华商圈,那里聚集了这座城市里最为时尚新潮的群体,给了摄影师们更多的创作灵感和时尚元素。
于是,像上海的安福路,北京的三里屯、成都的太古里、杭州的湖滨银泰、重庆的观音桥等等,都成为了街拍摄影师的最佳拍摄场所。
现如今,街拍已经成为城市街头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甚至还演变成了衡量一个城市商圈是否繁华、是否时尚的标志之一。

其二:街拍摄影师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出境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所完成的一种抓拍行为,这样的抓拍效果更自然、更真实。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抓拍行为,它往往更符合一部分人的猎奇或猎艳心理,更是让粉丝觉得真实、刺激,从而能获得巨大的流量和关注。
但是,既然是抓拍,也必然会让很多人产生抵触,感觉这是对出境人的隐私权、肖像权的一种侵犯。
甚至,我们还不排除还有些心术不正的街拍摄影师,借街拍之名,专门拍摄一些低俗的画面,以此来博取更大的流量和谋利。
所以,估计在这次牵手门之后,很多城市商圈的物业会对街拍有所限制,总不能又把哪个作风不正的领导给抖了,造成相当大的恶劣影响。

其实,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绝大部分的街拍就是一场表演,或者说是一场计划好的个人商业路演活动。
出境的对象也并非真实的路人甲,而是来自于一些不知名的模特或主播所扮演,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这些模特博主提高曝光量和知名度。
街拍摄影师既可以利用这些街拍视频、照片来制造流量,然后接商家广告,还可以通过这些假扮路人的穿搭,来做带货,一举三得。
于是,一条连接了时尚博主、街拍摄影师、品牌商家与消费者、粉丝的产业链开始形成,这才是街拍摄影师不为人知的赚钱秘密。
文章最后,我倒想要问问,各位爱吃瓜的小伙伴们,你们觉得这次牵手门事件,它究竟是一次偶然的抓拍失误?还是真的是有什么人在背后搞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