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师:千年狐妖修成人形后最想做的事?结局你绝对想不到!
道德一词,道指的是规律,德指的是行为,道德指的是按规律办事。
道,它包含了世间一切规律,古人把它划分为三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性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道、地道和人道。
自然规律指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规律,或者说是大自然本来就存在的规律,譬如月有阴晴圆缺,地球绕着太阳转,春天会开花、冬天会下雪等等。自然规律它不受人的意志而转移,譬如十五的月儿十六圆,你不能想让月亮什么时候圆就什么时候圆。
社会规律指的是人类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所形成的规律,这种规律是由人制定的,所以又称之为规矩、规则。它包含了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等等。大的方面包括西方世界所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普及价值,以及国家目前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到一个公司的规章制度、包括两个人之间的口头协议。
人性规律是指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规律,他既包含了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广泛性、统一性的特征,同时也包含不同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所形成的心理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性的优点和缺点。人性规律更多的是指心理反应,而本能反应或生理反应,这部分是属于自然规律。
规律其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严格来讲它不是东西或任何具体物质化的形式。我们所看到的事物的材质、颜色、形状、运动方式则是在遵循某种规律下的外在表现形式,即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文现象。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对事物的外在现象进行观察,从而去发现、归纳、总结出其内在的必然联系。譬如,我们看到水结冰这个现象,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得知水在零度的时候会结冰,同时冰的分子密度小于水的分子密度,所以冰总是浮在水面上。
人类通过发现外在事物的自然规律,和自身内在的人性规律,总结出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规律,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人类尽管掌握的规律和知识很多,但依然十分有限,所以人类获得并维持在现在这样的快乐指数。同时,由于不同的人对规律的掌握程度不同,所处的利益点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社会规则,不同的规则、制度、价值观之间便产生容易产生摩擦、纠纷、冲突、战争。
自然规律有两个基本属性,一是丛林法则,一是生态平衡。
在第三篇文章里我举了一个“蒲公英是如何变成仙人掌”的例子(欢迎回看),用来说明物种在不同环境的影响,是如何进行遗传和变异的,从而决定物种的进化方向: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遗传进化出生命体的更高级,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变异进化出不同的生命体。
环境是物种耐以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而这个必要条件往往又是有限的资源,这就造成了不同物种之间,或同物种之间形成了相互竞争关系,因此物种基因里则具有天然的排他。
我们经常会发现竹林都是成片的,竹林里的其他植物很难生长,这就是竹子这个物种的排他性较强。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为什么人们一旦发现来自加拿大的一枝黄花就必须把它消灭则是它生存能力极强,会对本土植物造成很大破坏。而事实上我们在野外看到的蜜蜂大多数都是意大利蜜蜂,中华蜜蜂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它们打败只剩下很少的族群。
当然,自然界的物种与物种之间还存在寄生、共生关系。像大肠杆菌就寄生在我们的身体里。电影海底总动员里的小丑鱼尼莫,则是喜欢生活在海葵里,因为海葵有毒的触角会保护小丑鱼免受其他鱼类的捕食,而小丑鱼身上的粘液则不受其害,同时,一旦海葵遇到天敌鲽鱼的时候,小丑鱼便奋力抵抗保护海葵。
丛林法则则是指物种在千万年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自然环境总是在发生变化的,因此也就会出现很多物种被淘汰。事实上现在每天都有物种在灭绝,同时又有很多新物种在诞生,只是人类目前还没有发现而已。
同物种之间也会存在竞争,小鲨鱼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会骨肉相残,个头大一点的会吃掉比它小的哥哥弟弟,小猎鹰也会趁妈妈外出捕食时,把妹妹啄死或生生的推下悬崖。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诞生,都是一场残酷的百米赛跑,最先到达终点的精子才得以获胜,别到处看,我说的就是你!
草原上每天都上演弱肉强食,猎豹天生就是精密的捕猎机器,捕猎对它来说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守住猎物,好不容易逮住的猎物往往会被其他猎食者给抢去。猎豹打不过花豹,花豹打不过狮子。鬣狗也打不过狮子,但只要给我十个兄弟,我就敢上。当然,新晋网红平头哥则是例外,别看哥小,哥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的路上。
如果把大自然想象成一个人的话,那么这个人则是冷酷无情的。他每天看到太多的生生死死、悲欢离合而不予理睬,他不会因为某个弱小的生命被残酷追杀去出手相救,也不会因为看到某个动物的贪婪残暴而去加以制止,在他眼里,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
要是真这么想,你就错怪老天爷了!别以为他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不干,千万别太过分,你可以一次嚣张,两次张狂,长此以往,老子会收了你!此话怎讲?
我们按照丛林法则去进一步推演,应该会出现以下结果,植物或草不能移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牛羊啃食自己的身体,迟早有一天,草会被牛吃光,牛羊又是狮子的猎物,迟早有一天,牛羊会被狮子吃光。当我说出这样的结论,你不仅就笑了。好吧,原谅我的无知,但是你想过这是为什么么?
这还用想啊!草被吃光了,牛就活不了了,牛被吃光了,狮子也活不了了。你真聪明!给你三十三个赞!在一片草原上,狮子鬣狗的数量永远只有那么一小群,而牛羊总是一大群,牛羊吃的再快,草原的生长速度则更快。
狮子猎杀了牛羊之后,吃饱了一顿可以管好久,他们也只有在饿了的时候再次捕猎。而且想要养活一只小狮子很不容易,所以族群相对较少。而牛羊虽然容易被猎杀,但是他们总在吃,繁衍速度快,幼崽长的快,草即便是被啃了精光,只要下过一场雨,很快又是一片绿草青青。
大自然便是在维持着这样一个生态平衡,但凡某一物种过于强大,就会影响上一食物链的供给,最终也会导致该物种的消亡。虽然他什么都没有干,他不会在春天到来之际吹锣打鼓号召大地赶快生根发芽,也不会提醒人们秋天到了抓紧时间采摘果实,但是在这种生态平衡法则之下,每一个物种看似无序,实则有序在生存发展。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攻成而弗居。
物种的进化是受能量和信息的稳定和变化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物种需要一段相对稳定的时间(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我们对食物或知识的消化),而后环境变的更有利于这个物种的生存发展(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一只鱼原本生活在一个小池塘里,有一天下雨小池塘和湖泊连在了一起,鱼因此游进了湖泊),在其获得能多的能量和信息来源的情况下,物种得以向更高级、更具有智慧的方向进化。
(以上段落纠正之前所讲的“只要长时间维持某一环境不变就可以造成物种向更高级进化”的这种说法不对,譬如我们看到水母生活在大海里已经千百万年还只是水母,有些与世隔绝的山洞地下水里的鱼虾进化非常缓慢,原因在于环境不变而造成信息来源不足,也就是信息无法刷新升级,提升不了自身获取能量的更高有效转换率和储存空间)
当一个自然物种进化的更厉害,更强大,自然则会有一种相反的力量在不断制约,约束它的发展。这就像飞机加速的推背感,开枪时的后挫感,属于力的反作用力。你可以想象成一个大树,刚开始可能长的很快,但长成参天大树后越长越缓慢,越长越艰难,到了一定时候,就会死亡。
地球上有植物存在少说至少也有好几百万年,但我们看到的古树,上千年的就非常稀少了,树也有寿命也会正常死亡,当然,也会因为斗转星移造成大环境的变化以至于在同一时期内造成大规模的物种死亡,恐龙、剑齿虎、猛犸象也许都是因为这样而灭亡。我们的煤炭、石油的产生也正是因为大环境的突然变化,或是因为地震、火山、洪水,造成同一时间动物植物大量死亡堆积,在经过千百万年地质运动而形成。
我们把这种周期性的环境的变化对物种造成的影响称之为“劫”。
当我们向一只气球里吹气,气球便开始膨胀,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容易,但当气球越吹越大,越大就越难吹,吹到一定的临界值的时候不能再吹,否则气球就会爆炸。我们把气球的这个临界点可以称之为“劫数”。
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其实我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组织可以完成5-7次的更新迭代,而每过25年可以完成一次全面更新,所以人作为这个物种寿命只要保养的好理论上其实可以活到125-175,当然,车子在行驶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会遇到各种情况,则影响了车子的使用寿命。
我们人的身体,还是自然界万事万物,就如同一只钟表在摆动,在生命诞生之初便开始运转,秒针、分针、时针按照固定间隔时间移一位,而每移动一位对我们人自身,以及万事万物产生影响。地球每自转一周为一天,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月球、太阳的位置的变化会对地球产生能量和信息的变化,也就会对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包括人类产生影响。
除了太阳和月亮,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对地球一样会产生影响,造成能量和信息的变化。我们常说的“太岁”其实则是由木星(古时又称岁星)的阴性能量作用于地球某一区域而形成的真菌复合体,我们说不要在太岁头上动土,不是指太岁有多厉害惹不得,而是在木星俯冲的阴性能量之下的那个点,你想在那个位置上盖房子,你确定你能HOLD住么?
除此之外,地球还在受太阳系以外的其他星球、星系的移动而影响,古人把天空中的星星划分为二十八星宿,而每一星宿都会对人类产生影响。日月行,众星布,方位立,方位之变,则生气数,斗转星移,方位有变。天体运行,常有所移,二万四千岁而移一位,是故每三千岁,则生八方八分之变,每六千岁,生四时之变,众生灵则有水风火金之难。
我们把500年称之为一小劫,每3000年称之为一大劫,浩劫来临,劫数难逃。古往今来,多少修仙者都是为了不断积蓄能量,打怪兽,刷级别、从而为了应对接下来那一劫。渡劫时需要全力以赴,除了应付劫数本事还要防止有人半路趁火打劫。狂风大作、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看来又是哪路道友修了500年准备华丽一跳,犹如鲤鱼跳龙门,跳过去了渡劫成功,则是更广阔的天空,要是失败,则有可能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纵横天下,戎马一生,最终难逃一劫,仰天长叹,向天再借五百年!
文章评论(0)